枪太重,约亨对其的定位类似于二战后同样定位为连级机枪的通用机枪,等导气式轻机枪出现后,约亨还会将轻机枪部署到排,毕竟一战结束时英国陆军师装备机枪684挺,法国陆军师装备机枪400挺,而作为缺乏重火力的海军陆战队,在机枪上可绝对不能少。如此在装备上和训练上的倾斜,腓特烈三世怎么可能真的认为这只是一支护侨部队。
“父亲英明。”约亨赔笑道:“其实我想把海军陆战队打造成可以抢滩登陆,扫清登陆场附近的抵抗力量,然后方便陆军进场的部队。”约亨此时只能把海军陆战队说成是为陆军服务的部队,以免一些军官团的家伙跳出来反对。
“但是他们登陆时遭到抵抗,进攻的风险也很大,毕竟陆军进攻不顺利还可以撤退,海军陆战队屁股后面就是大海,他们无路可撤。加上他们登陆成功后还要巩固登陆场,加上没有陆军那样的火力支援。因此在轻武器上进行加强也是应该的。”在这里,海军舰炮被约亨故意忽视了,而且在没有无线电的情况下,想要呼叫舰炮支援,小心把自己人炸飞。
“而且海军陆战队不像陆军,有着大量的辎重和重武器,所以将陆军中的后勤单位也变成作战部队,因此就变成了4团制,所以,海军陆战队的军人上至将军下至伙房,每个人拿起枪来都能战斗,每个人都是步枪兵。”说的好听,其实还是因为海军陆战队规模不能太大,避免陆军说闲话导致人手不足所以尽可能加强作战力的借口。其实别看作为美国独立军种,武装干涉的急先锋日子风光无限。但是直到冷战结束前都是后娘养的,人手不足,装备用陆军不要的淘汰货,经费紧张的可怜虫集团。直到冷战结束后,美国干涉主义的兴起,而海陆空三军调动都需要经过国会,而只有海军陆战队可以直接接受总统的命令,因此在总统先生的偏袒下,大量经费投入从而开始从吊丝变成高富帅了。而德国海军陆战队的高富帅之路还得慢慢来。
“至于迫击炮,是hk公司新研发的一种步兵压制武器,它重量轻,易携带,3个人就能拆卸、组装、使用。能发射榴弹,而且弹道弯曲,发射角可以达到80度,可以通过高抛物线击中掩体后或者战壕里的敌人。对于无法携带重武器的海军陆战队来说是最好的压制武器。”
“你还和我打马虎眼,你从小肚子里弯弯绕绕就多。你制定的这个组建计划绝对不止是让海军陆战队给陆军打打下手吧?罢了,我也不去深究了。一个师的编制想必陆军那边也不会太过刁难。至于武器装备,他们要是眼红就掏钱买,问题也不会太大。你那个迫击炮,如果真的好用的话陆军应该也会喜欢,早点弄出来。”腓特烈三世笑道,虽然没有约亨想的那么深那么远,但是还是能看出这样一支部队有着怎样的价值。而此时德国陆军按照当年约亨的提议,增加部队番号,让部队在平时士兵不满员,战时填充新兵的方式进行了新一轮的扩军。此时德国陆军总兵力45万人,但是却拥有38个师的番号,一旦战时需要可迅速扩充至60万人。至于动员能力更是从1874年的战时可动员130万人上升到现在的320万人。因此海军增加一个陆战师,加上约亨对海军陆战队的定位是“替陆军开路”,所以遭到陆军抵制的可能性并不大。
不过第二份计划书就更让腓特烈三世困惑了:“那么这个ksk又是怎么回事?”
ksk,全称,即特种部队突击队,这是约亨进一步增强自己手中的砝码的计划。一支可以执行隐秘的,高难度的,甚至见不得光的任务的精锐军事力量。而约亨所编写出来的训练教材更是结合了约亨前世所知道的所有特种部队训练方式。来自于后世的sas,seal,ksk等等顶级特种部队的训练科目,超过生理极限的体能压榨,严苛的淘汰制度,非人的反刑讯训练,潜入、渗透、埋伏、狙击、突击,爆破、野外生存等等。虽然在约亨看来,缺乏自动武器,没有伞降空投等等缺陷,但是在此时依然是可以可以执行一些在别人看来难以完成的任务的。
“父亲,ksk是我想打造出的可以执行一些别的部队无法完成的任务的作战部队。可以看做是对海军陆战队的补充。比如海军陆战队登陆前,由ksk进行潜入登陆场,摸清楚敌人防御部队的数量,火力配置,防御工事,为后续的进攻摸清情报;或者潜入地方港口,破坏敌方船只和港口设施。”由于此时的欧洲,骑士精神还未完全死亡,特种作战的方式有可能被保守的容克军官们斥责为“小偷、懦夫”,其实看看一开始欧洲人对潜艇的态度就能猜出个一二了,因此约亨描述的作战任务更类似二战德国的mek战斗蛙人或者美国水下爆破大队的任务。水下爆破大队就是后代大名鼎鼎的seal的前身,当然约亨不会让自己的ksk只是一支特种工程兵部队。
而被寄予了厚望的ksk更是比海军陆战队要求更加严苛,当然,花费也更加高昂。可以说每一位士兵都是用金马克堆出来的,也因此让腓特烈三世感到吃惊。虽然此时的欧洲还没有真正的特种作战思路,但是少而精的尖兵部队还是很受重视的。衡量再三后,腓特烈最终还是给了ksk一个连的编制。
两项提案都得到通过让约亨欢欣鼓舞。属于海军的直属陆战力量和特种作战力量的出现,让海军在天高皇帝远,陆军的手不够长的地方终于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单干了。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