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帐内的那些高层虽然听不懂汉语,但是见蔡文姬吟诗哀婉,也都是心中酸楚,默默不语。
刘琦更是叹了一口气,轻轻说道:“当年昭君出塞,恐怕也是似你这等心情吧,只不过昭君至死都没再返回大汉,而你却终于再踏上大汉的土地,这也算是幸运了,不过幸之不幸。却也难说,你虽返回大汉,却有一双儿子,饱尝生离死别之苦。这是孤虑事不周,才让你如此伤感,你且稍安勿躁,你那两个儿子,早晚着落在孤的身上,定然为你讨回来。”
“多谢楚公,文姬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你的大恩大德。”蔡文姬闻言,不由得痛哭流涕,连忙拜倒在地。
刘琦连忙双手虚浮,令蔡文姬起来,然后轻轻叹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昭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都怨我大汉国力衰弱,竟然导致这些可怜的女子受到异族胡虏的残害,不过请放心,从此之后,我保证在我的治下绝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蔡文姬听了刘琦所吟诵的诗歌,不由得浑身一震,她仔细的品读这这首诗歌,觉得作诗之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诗人对昭君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昭君以及诗人自己的爱国之情。与此同时,她也能深切地感受到,这首诗也隐含着借昭君赞颂她的爱国之情,顿时深深的看了刘琦一眼。暗叹此人才情之高,不亚于自己,而诗歌更是以七言断句。更是开了一个新的风气,实在令人赞叹。顿时升起了知己之意。
“咳咳,你先下去休息吧,以后我们再详谈。”刘琦生怕蔡文姬会就诗中一些问题发问,然后揭穿了他的骗局,只好先支开此女。
因为他这首诗是剽窃了后世的诗圣杜甫所作,只不过是把明妃改成了昭妃而已,因为他知道,明妃的说法是在晋朝时期为了避司马昭的讳才出现的。这时候如果提起明妃,相信很难有人知道就是昭君。
直到蔡文姬退下之后,刘琦这才对呼厨泉拱了拱手,然后说道:“呼厨泉大单于,现在已经可以开始了。”
接下来刘琦便在军中随意地指派了百名亲兵将士,让他们上场与匈奴人进行比试。
相对于呼厨泉的激励鼓噪,刘琦对这一百人什么都没有说,他相信即便他不说一句话,他的这一百名将士也绝对知道,在异族胡虏面前绝对不能丢脸。
霎时之间。就见双方的二百名勇士上了校场。
虽然是在夜里,但是双方尽皆点起了火把,瞪大眼睛看着台上这二百人的决斗。
对于匈奴人来说。这一场决斗关系着一笔巨额的财富,这一笔财富能够让他的族人安然度过这个冬天,还能为族人带来下一步的壮大。
而对于汉人来说,这是一场汉人和匈奴人之间的对决,这场对决的成败关系着汉人的荣辱,他们在听到蔡文姬吟诗的时候,都为汉家女遭受这等屈辱而感到羞愧,所以,他们心中也都同他们的主公一般。心中暗暗决定,一定用他们的生命来维护大汉的声誉。让那些异族胡虏再也不敢窥视大汉,再也不敢欺凌汉家儿女。
虽然双方手中都没有武器。但却都在竭尽全力准备这一战,只不过不同的是,匈奴人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自信,而汉人中的那一百勇士的脸上却没有任何的表情。
随着一声鼓响,双方的战士尽皆动了起来,他们纷纷怒吼着向对方冲了过去,展示出了自己最强大的手段。
匈奴人仗着他们人高马大和灵活实用的摔跤技巧,企图将汉人摔倒在地,把他们淘汰出局,而汉人则仗着他们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精熟的战斗技巧,以及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将匈奴人打倒或者丢出校场。
而令那些匈奴人想象不到的是,在战斗刚刚一开始,他们就呈现了一面倒的失败,他们感觉他们的身体强壮,可是在真正的接触了之后才知道,敌军竟然比他们还要强壮,他们只是看起来有些粗手粗脚而已,而对方却是真正的肌肉结实、膀大腰圆,在力气上与他们丝毫不弱,甚至还犹有过之。
他们的摔跤技巧虽然熟练,可是却发现汉军的配合却足以弥补其中的弱势。
因为每当看到一名汉军将士将要摔倒之时,总会有两个同伴上前,一个熟练的扶住队友,另外一个则是乘机将施展摔跤技巧的匈奴勇士打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