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包拯说罢,秦阳问道:“不知包先生,认为这些事情该如何处置?”
包拯脸无惧色,昂首答道:“首要之事自是开仓赈灾,对于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视情节轻重或斩首、或革职、或抄没财产,对于那些哄举物价的无良奸商,宜以重罚!”
“好!”秦阳将纸笔交给他:“此案中涉及人物、案情都分条写在上面了,你视情况一一写明该如何处置。”
包拯和公孙策大感愕然。
秦阳微笑道:“怎么?包先生连这点胆色本事都没?”
“有何不敢!”包拯毫不迟疑,接过纸笔一一写下,遇到情节较复杂的,都与公孙策详加商量,再行写下,可见他做事虽然刚正,但极为细心。
就在此时,酒楼外传来鼎沸人声,却是清流县的百姓们听得消息,都赶来伸冤。很快,夕岚、展昭和三名亲卫已护送着欧阳修回到酒楼,一起带来的还有欧阳修的十名门生,最小的才十二三岁。听说他们是因到县衙抗议先生的冤案,被收入大牢,但这十名书生无一人妥协,甘愿追随先生赴死,俱是有骨气的文人。
秦阳见十余人都身穿单薄的囚衣,特别是欧阳修脸色苍白,他伸出手,帮欧阳修把把脉,见他气血脉搏尚有力,只是因牢狱之灾感染风寒,心中稍安,亲自解下裘衣披在他身上:“欧阳先生,辛苦了。”
欧阳修见这锦衣少年极是眼熟,一时却认不出来。
秦阳提起笔,在纸上写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欧阳修见到那熟悉的赵体楷书和词句,又惊又喜:“你是秦阳?”他本以为必死无疑,见被人提押出来还以为是县令们等不及,要将自己和学生们私下处死,万万想不到居然会见到秦阳。
秦阳握住他冰冷的双手,眼中热泪泛起:“欧阳先生,我来晚了。”
“你……你怎么来这里了?”欧阳修百感交集,他早已听闻当初那个才华超绝的乡间少年近年来的种种惊人事迹,更知他已当了淮南王的御林军统领,只是他这些天被押在大牢,并不知道秦阳出任东巡御使之事。
秦阳见人多口杂不便多言,便正色道:“私事容后再说,现在先将先生的案件重审。”
欧阳修点点头,见包拯、公孙策俱在此地,已猜出定是好友前来鸣冤相救,三人相视而笑,情谊尽在不言中。
夕岚奔回秦阳身边,得意道:“阳阳,我办好啦!可惜没人敢来抢人!”小脸蛋写满了“快夸我吧”的表情。夕岚的性子与星儿幼时有几分相似,都极为率真,只是这小姑娘比老实的星儿更显狡黠、灵气外露。
秦阳摸摸她的秀发,表扬一番,逗得夕岚笑脸如花。
他见酒楼外百姓越聚越多,干脆下令,将一干人等押到广场上公开审理此案。
东巡御使秦阳要重审欧阳教谕一案以及众官员贪赃枉法的案情,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不过片刻间,全县大多数灾民百姓都聚到广场之上。
其时已是酉时,夜幕降临,天色昏暗,寒风呼啸,百姓们衣衫单薄,但没人愿意离开,人人都满怀期待,望着端坐在广场上审案的秦阳。
秦阳早已名满天下,清流县百姓谁没听过他的事迹?特别是他的亲民爱民,更是在普通民众心中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此时见是秦阳亲自审理案件,百姓们无不激动至极,纷纷高呼:“秦统领,一定要为我们伸冤做主!”
公案是从酒楼搬下来的一张桌子,秦阳端坐中间,夕岚坐在他旁边,一边帮他磨墨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民众,喜道:“阳阳,你好有名哦。”
小孩子最喜英雄,夕岚见自己最喜欢的阳阳大受百姓欢迎,自是高兴。
秦阳正色道:“能得到百姓的信任,既是荣耀,也是压力。越是有名望、越是身居高位越要居安思危,谨言慎行。要知道,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良心是自己的。我不求事事做得最好最正确,但求无愧于心。”
夕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