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陷落十八日后,有探马报知曹操,教会大军退了。栾奕领兵退出定陶,关公退出甸阳,黄忠撤出成武,三支兵马后退二百余里,将大半个兖州在山阳郡一带集结,摆出一副死守州治昌邑的架势。
如此一来,昌邑以西兖州近半领土就成了不设防之地。曹操立刻猜出栾奕退兵与鱼台粮仓被焚脱不了干系,必是粮食告罄无法支持长途运输和大规模作战,只得龟缩回内陆,勉强支撑。
曹操登时大喜,抓住战机分兵三路一鼓作气杀进兖州。定陶、甸阳、成武先后陷落。短短十日之内,半数兖州城池插上了曹字大旗。曹军士气大振。
圣元4年11月,曹操决计继续东进,与栾奕在山阳郡决一死战,一鼓作气攻下山阳,吞并整个兖州进而染指济南。
荀彧、程昱皆劝,告诫曹操栾奕、郭嘉、徐庶非易与之辈,战事不会像预料中的那么容易,加之豫州南部方向,卢植率领的徐州军仍在豫南与袁术长子袁耀的战争中,始终占据上风。一旦袁耀覆灭,自家后方危矣!
在这方面,从卢植至今没有领兵回援兖州就可以看出,栾奕对兖州的防务有着充足的自信。
所以,他们建议曹操见好就收,以定陶、甸阳、成武几座坚城为前沿,固守兖州西部,与栾奕对峙。待到袁绍平定河北,挥师南下,两军两路夹攻,共同对栾奕施压,再寻求后计。
曹仁、夏侯惇、李典等武将对荀彧、程昱观点相左。他们则认为,卢植之所以到现在仍不肯回援兖州,并不代表栾奕对固守兖州把握十足。而是栾奕算出,卢植根本来不及赶在兖州陷落前赶回来。所以,才兵行险招,用出围魏救赵之计。为的就是用卢植的徐州军掣肘我军。逼我军停滞不前。
此时,正值栾奕粮草断绝之际,机不可失。若犹豫不决,迟迟不肯动兵,反而中了栾奕的诡计。应趁此天赋良机,暂时不去管正在豫州南部攻伐的卢植。先调集全部大军,一鼓作气粮断兵将绝的济南。济南失陷,卢植后方混乱,不战自败。届时,兖州、济南、青州乃至徐州都会成为主公的地盘。
不得不承认,曹仁提出的这一说法正合曹操的心意。可是多疑的他,又在内心深处对栾奕心存忌惮。
难道这一次他真的失策?可记忆中,栾奕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打过这么大的败仗!难道……是他故布迷阵,别有所图?
曹操紧锁眉关,在堂内来回踱步,心思翻转不停,“进军,不进军?”
见曹操犹豫不决,曹仁进言,“主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程昱劝道:“主公,‘兵者,国之大事。’万不可因利忘形,需谨慎行事,步步为营才是。”
夏侯惇复劝,“没错,战仗需要稳扎稳打,但有的时候也需出奇制胜,需有果敢的胆量。若事事心存疑虑,遗物战机,再大的胜仗也打不下来。如今,栾奕已然断粮,手下兵马肚子空空,战力大跌。战机已至,此时不进更待何时?主公,切莫多做犹豫,出兵吧!”
曹操脚步戛然而止,转问闷不做声的张绣,“佑维,你觉得如何?”
张绣稍稍愣了一下。头脑飞转,思考曹操向自己问计是否有什么目的。不消片刻久在官场混迹的他便有所收获。显然,曹操仍不完全信任他这个从敌营中归来的将领,之所以问计是为了探探他的口风。如果他果断建议曹操出兵山阳,曹操必会对发兵东进或多或少产生一些疑虑。怀疑栾奕故布迷阵,让他张绣诓曹操发兵,随后围而攻之。反之如果他言辞恳切的提议曹操保守,曹操反倒会增加对他的信任,同时还会坚定发兵的信念。
相同这些,张绣组织一番语言,建议道:“主公。我与栾子奇有过交手。深知那厮手下兵多将广、谋士如云,绝不会如此轻易败兵。之所以连战连退,必是别有所谋,引我们深入兖州复地。借我们分兵把守城池的时机,分而歼之。如此,对我军大为不利。望主公多加参度,再做决断。万不可轻易出兵,反被栾奕吞噬!”
无疑,张绣多日来思考出的这番话,与栾奕引君入瓮计划一致无二。如果曹操听他所劝,必然安然无恙,自家势力稳如泰山。
只可惜,此时的曹操对胜利的渴望已经超过疑虑的内心,他哈哈大笑一阵,道:“此乃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之言。佑维刚逢败绩,说出此话可以理解。不过……栾奕、郭嘉、徐庶虽才华横溢,可鱼台上百万石粮食被焚,终归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量他有天大的能耐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