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只能吃夏宁从农村老家蒸好拿来给她填肚子的馒头。平日馒头放在冰箱里冻的像石头,王麦放在锅里蒸软再拿出来吃,孩子这时还习惯吃奶,这倒为王麦节省了口粮。
此时孩子已经快一岁了,天生聪明的孩子不到十个月时便能满地蹒跚的走路,边叫着妈妈边扶着墙角或沙发边走到房间或是厨房,扑到忙碌的母亲的怀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母亲的怀抱是最安全最温馨的港湾,只要在那里,他就能躲避所有的风吹雨打,杂音暗语。
此时王麦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顺利应聘到一家大型商城任服装导购员,卖衣服利润少竞争又大又不容易卖。找到工作的王麦开始发愁,毕竟孩子还小,她想领着孩子上班无异于痴人说梦,可是现在的她太需要一份工作了,她喂得另一个孩子已经一岁多了,没有一个月两千块钱的奶水费,也没有固定的租金收入,仅凭那些金银首饰又能支撑多长时间?而且这些东西她已经卖光了。
接到通知书回来时,王麦领着孩子满脸愁容的慢悠悠游荡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又开始吵着鞋子不好。王麦低下身子一看,才发现孩子的鞋底子掉了。王麦舍不得买新的,领着孩子到了修鞋的地方去修鞋,一大溜修鞋的老少男女进入眼帘,王麦不淡定了,找哪家啊。
眼光四目望去,突的一下,王麦被定格在那里,她看到一个残疾人,一个腰以下皆被截去、歪着靠在车上、一脸沧桑的皱纹、大约五十岁上下的老人正坐在椅子上热情的给来人修鞋,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身为残疾人有的痛苦。
王麦似乎看到了什么,又似乎没看到什么。只是大脑不受反映的命令她带着孩子慢慢地慢慢地走了过去。
看到顾客上门,老人热情的接过鞋子,他很善谈,看见这么漂亮的女子身边跟着一个精致的孩子过来,明媚高傲的五官极为相似,心里一下子暖和起来,很快地和她攀谈起来。一老一少很快谈论的热火朝天,就像很早及认识的忘年交一般。
从谈话中王麦得知老人在很早时候就因为某些原因造成腰部以下全部被切除,后来为了生计他学了修鞋这门手艺,到现在已经干了近二十年,算是这行中的老江湖了,无儿无女,独自一人生活。
看到漂亮精致的孩子,老人家十分喜欢,从兜里掏出他随身携带的奶糖递给孩子,塞到他手里,说道:“吃吃,好吃的,别嫌爷爷身上脏。”
孩子眨着晶亮的黑色眼珠不错的等着老人,看了一阵,高兴地接过,撕开包装纸,咬下一半留下一半,嚼完嘴里的奶糖,孩子又将剩下的奶糖咬开,用还未长全的幼齿去咬去舔中芯的花生,这般吃法看的老人目瞪口呆。
王麦摸摸孩子的头,尴尬的笑着解释:“这孩子吃东西向来都是这样的,像,像他姥姥,再普通的东西也能换好几种吃法,咬着,嚼着,舔着,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我倒没这么多习惯,可能是因为隔代遗传的关系吧。”
:“哈哈哈哈。”老人被彻底逗笑,越发喜欢这个孩子。
修完鞋子,看到夕阳西下,老人开始收拾家伙事儿,王麦看见老人坐在自制的轮椅上,一个简陋的轮椅,上面只有一层五公分的木板当座椅,木板上铺着一件自己手工制作的小毯子,木板下安装了一个几个小小的滑轮,每当老人需要移动时便用手中的棍子撑地,两双胳膊交替前行滑动轮椅,凭靠这种力度行进接近车子,然后一只手撑住电动三轮车的把头,一手抓住座位后的护栏,借力向上撑起身体,让自己做到三轮车的座位上,然后弯腰拿起放置在地上的简易轮椅,发动车子回家。
老人临走时邀请王麦有空去他家玩耍,最好带着孩子一起去。
第二天,反正没事,王麦就领着孩子登门拜访,老人果然依言在家里等着,准备好了许多吃食。看到空落落的屋子,王麦心里一阵唏嘘,又是个孤独的人。
一来一往,王麦和老人熟悉了,听到王麦的过往,老人也是唏嘘不已,主动提出将孩子带到这里他帮忙照看,这不由让王麦十分高兴,这下子她能安心上班了。
从此每天上班前王麦总会做好中午自己和孩子的饭食,出门带着孩子,将孩子送到老人跟前,再跑两公里多的路程去乘坐公交车上班。
每天都这样,风雨无阻。渐渐的,王麦和老人成了好友,无话不谈,从老人的身上,王麦对生活的态度也好赚了不少。
毕竟这社会就是要比着才有生活下去的动力嘛,自己好歹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且身体健康头脑机灵,比那些残疾人好的太多了。这样一比,王麦的心里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