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既然你把我当做叔父看待,那我便再送一万石粮草,你可别嫌弃礼轻。”
“叔父怎能说些见外话,只要是您给的任何东西,侄儿都会欣喜接受。”
两人如此热络的认亲与送物,精明者却看得通透,里面的学问和道道,根本无法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得清楚。
单拿项梁任李想为侄儿来说,同样是手握雄兵二十余万的大诸侯,将人直接给贬低了辈分,换做脾气不好者,可能早就掀桌子拔剑,来个血溅五步。
再有送出的一万石粮草,都不够李想麾下士卒吃三天的量,那也能算做礼?
面对如此大的羞辱,反观李想不但不恼怒,还面颜欢笑的与项梁攀谈。但凡忍辱负重之人,都将会有大作为。
其实他们都理解错了,由于古今礼仪的差异性,让所有看出门道的精明人,都走入一个误区。
在现代社会中,从小见到陌生人开始,便要大哥大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叫着。不叫不但对方不高兴,父母都会上去给你两巴掌,口中喝骂没礼貌。有些人更以认到‘干爹干妈’,成为其炫耀的资本。
如果走在大街上问路或者进入哪里寻人咨事,这些称呼更加不能少。否则你来个“哎,问你下”,看看有人搭理你没。
古代礼仪也简单易懂,男性多以‘哥’‘伯’称呼陌生人,视年龄而论,可加上‘大’‘老’字眼。而对女性的称呼,从发髻上分辨出结婚与未婚,分别称‘小姐’与‘夫人’。(简单解释,更多问度娘。)
至于叔父、姨娘、爷爷奶奶这些,只有至亲或者认亲者才能这么叫,不然会被认作孟浪之人。
项羽没有其他人那些心思与弯弯绕,见李想认项梁为叔父,他又与之结拜为兄弟,彼此间的感情,一点也不比亲兄弟少。端起酒樽上前,对着二人笑道:“叔父、二哥,从此我们便是一家人,干。”
“叔父、三弟,谢谢你们。”没人能理解李想此刻的心情,自从无故穿越到秦末乱世,他感觉自己就像海上飘零的一支小舟,从来没有过任何归属感,那种家的味道。
今天项梁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项家这门亲人,他算彻底认下了。哪怕将来只有一块栖息之地,亦心甘情愿。
可惜世间从没有十全十美事,从个人角度出发,李想这种想法很正确。但他如今乃是手握二十余万重兵的诸侯,那些投奔过来的谋臣将领们,怎么可能让他这种蜗居的想法实现。
天下大势从来都只有两种结果可选,要么消灭身边所有俱备威胁之人,凌驾众生、称霸世间。要么被他人所灭,成为踏脚石和悲剧性人物。
好似历史上的项羽那般,一心只想着光复楚国荣耀,安享于一隅,与诸侯平分天下。可能当初刘邦也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但架不住手下谋臣将士的劝说,最后才走到楚汉争霸的地步,终取得正果。
人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往往都会随着手中权力的越来越大,加之再有身边亲信的助力,内心里面装载的那个‘野’字,变得越发具有膨胀性与私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