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别去管上一章了,凑合着看吧)
相比起1992年港片取得的辉煌,1993年一开始就露出了盛极而衰的征兆。而直到电影暑期档来临,这种衰落愈发明显,六月份的电影票房集体萎靡。
92年的平均票价是33港币一张,93年已经涨到了35块5,但暑期档开档影片的总体票房却下滑了近三分之一。
即便是程龙主演的《重案组》,首周票房也才勉强破1000万,第二周票房跌幅极大,以那个票房趋势来估算,程龙的新片本埠票房很可能只有2000多万,基本退回了十年前的水平。
不是说《重案组》不好看,而是长期以来的烂片,极大的打击了观众购票观影的积极性,再加上家庭录像机的普及和盗版的猖獗,选择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就更少。
相对而言,电影录像带的销量,反而比以前有所提升。
如果我们用上帝视角来看,香港观影人次最多的是1988年,之后的几年都保持着一个极高的数值。但到了1993年就突然猛降,观影人数退回到了1983年的数据,这是一个超级大跳水。
对于绝大多数香港电影制片公司而言,香港和台湾是主要票房市场,这两个地方出现问题,这些公司将面临致命打击。
6月份结束时,香港影坛哀鸿遍野,特别是许多台商掐断了投资,缺乏资金的香港制片公司纷纷倒闭或减产。
而片源的减少加上票房的下滑,引发了极为恶劣的连锁反应——电影院撑不住了。
由于去年港片票房的火爆。院商们在今年初大肆投资兴建影院,香港的影院总数量达到历史之最,已然接近200家。
香港500多万的总人口,却拥有近200家电影院,其密度之大、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再遇到电影市场不景气、片源奇缺。那些没有稳定供片渠道的小院商最先完蛋,许多电影院刚建好就直接关门歇业。
如果在几个月以前,有人说港片面临严重危机,那肯定会被人嗤之以鼻,嘲笑他杞人忧天。但到了暑期档,稍微有点见识的电影人。都知道港片出问题了,而且是关乎他们生死的大问题。
7月初,香港电影从业者协会、香港演艺人协会、香港导演协会、香港编剧协会、香港摄影师协会等多个团体,共同联名上书港府,要求港英政府设立电影局。通过行政干涉规范港片发展。
港府表示我很忙,没空跟你们电影人玩小孩子过家家。
港府在干什么?
港督正在美国访问寻求支持呢,他弄出个政改方案,想在回归之前坑中国政府一把,香港的一些所谓自由人士也跟着起哄,现如今正闹得一团糟。
康剑飞对于这种情况早有预料,他将这当成是香港影坛重新洗牌契机,是电影市场自我调节的表现。现下最最重要的是。保证梦工厂出品的电影质量,不能因为票房收入减少就压制成本,那样会死得更快。
在保证电影质量的同时。必须得有一两部拿得出手、有票房号召力的影片,以此来刺激观众的观影积极性。
吴雨森前赴美国拍摄的《变脸》是其中之一,另外康剑飞还准备拍一部纯正的港片,这两部电影分别在半年后的圣诞档和春节档上映。
大浪淘沙,最后剩下的都是金子。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打响东方梦工厂的口碑。
“星仔。上车!”凯迪拉克的车窗摇下,康剑飞冲周星池招手道。
周星池疾跑几步。上车问道:“老板,你找我?”
康剑飞让司机开车。问周星池:“你下半年有片约吗?”
“已经接了一部。”周星池答道。
康剑飞非常直接粗暴地说:“推了。”
周星池为难道:“老板,是永胜公司的戏,不好推。”
“我会给向骅强解释,”康剑飞掏出一个剧本扔给周星池,“你看看这个。”
“《功夫》?”周星池只看到电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