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伏牛山南麓,众人来到一个叫做秋林峪的地方。
秋林峪地处伏牛山腹地,距离县城不足百里,这里群山环绕,山奇岭雄,谷深林密,云蒸霞蔚,穿行在古老繁茂的原始森林之中,沿途风光如诗如画,时不时地会发现那藤蔓倒悬之中,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溶洞黑黝黝地猫在那隐蔽之处。过了晌午,休息的时候,明溯随便挑了一个不太深的,打着火把进去探寻了一遍,只见洞中钟乳倒悬,五彩斑斓,幽邃奇幻,景象万千,和那云梦山相比,多了些粗犷,却少了些精致。
站在洞口,回望来路,千转万回,翠峰叠嶂,缕缕云雾从莽莽群山中间袅袅升腾,随那穿梭的山风汇聚在一起,与蓝天上的白云水乳交融,形成一幅巨大恢宏的水墨画儿。明溯却不是在欣赏美景,转眼之间,他便寻着一处避风的山坳,旁边斗瀑低悬,小溪横流,下面更是汇拢成一座小小的扇形湖面。
说句实在话,那日在云梦山中一不小心摔进了溶洞内部,得到了纵横学的传《 承,事后经过多次验证,证实那确实不是一场梦境。脑中洋洋洒洒将近三万字的心得,凝聚了那个玄微子或者是鬼谷子毕生的心血,如果一个东汉之人得到这个传承,估计立马会视若珍宝,恨不能立马找个地方去精研十年八年再出山施展一番手脚。
可是明溯不会,姑且不谈自己能不能学得通透,其实,便是学精了又待如何?到时候要么是群雄割据,要么是三国鼎立,等自己出山,黄花菜都凉透了去了。所以,现在最好的方式书到用时才学习,又不是甚么内功心法,需要像那高祖内功一般自己得天天运转几个时辰,等自己真正遇到事情了,再从脑中调出来相关对策,岂不更为实际。这就是思维的差异,试想一下,若是每天都能让你奇遇到度娘,你岂不是骨头都能打鼓了还未能学成下山?
当然,那番奇遇倒是给了明溯一个深刻的教训,便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整整七十二个石窝挖了过去,明溯倒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活着才是最大的希望。所以,此时,尽管那些石窟都很隐蔽,亦能遮风避寒,他却完全地舍弃了去,脚踏实地才是最安全的,谁知道半夜会不会跑出一只上古猛兽,或者遇到地震,洞顶塌了下来。其实,便是那个山坳,除了避风,明溯看中它的还有另外一个理由,那便是周边山峰均离得较远,万一半夜暴雨,发生了甚么泥石流,也碰不到他头上。
应该说,此时的明溯,已经完全摒弃了自己当初在那西山之中任意妄为的习惯,这个天下太危险了,不出来见识一番,窝在西山坐井观天,最终只能成为他人的踮脚石。知道进退据守,懂得因势利导,这便是接受了纵横家传承的好处了。
这一夜平安无事。黎明之前,明溯精神抖擞地从临时搭就的窝棚之中钻了出来,惬意地伸了个懒腰,走到那小溪旁边,掬一捧泉水,洗去了满面的污垢,然后便往那山坳深处行了过去。
那两山相峙,中间却是留了一道极为宽阔的空隙,此地海拔甚高,明溯昨日便观察好了,在此观看日出,望那云蒸霞蔚,正好壮观。此时,太阳尚未出来,寒霜未去,两边的树杈之上,银装素裹,玉雕琼镂,借着依稀的晨光,明溯往两边望去,群峰众岭如同那海中仙岛,在夜幕中飘浮不定。
突然,明溯警觉地竖起了耳朵,就在左前方三十步远的位置,似乎有一个活物正在悄悄地潜近。明溯默默地运转了一番内息,将全身肌肉提了到随时爆发的状态,左手悄悄地按上了屠龙刀鞘。
那活物似乎甚为狡猾,见明溯将手放在刀鞘之上,便不再动作,静静地伏在那里如同一方天然形成的巨石。
明溯假装不觉,脚下步伐不变,沉稳地往前行去,一步,二步,三步……转眼之间,明溯已行至那“巨石”旁边三四步附近,那活物却耐得住性子,依然静卧不动。明溯抬脚往前又行了一步,就在此时,刀光倏地闪出,如同一匹雪练瞬间便到了那活物身体上面。此时,那活物正想有所动作,背部一耸,正好迎上了锐利无比的屠龙刀刃,鲜血乍迸,明溯便松开刀柄,火速地往后推出。
那活物在地上来回扫荡了几圈,终于因为失血过多而慢慢地变成了一堆死物。明溯却不着急,在原地慢慢地默数了几十个数字,这才行了上前,仔细辨认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