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结论,“而黑洞的存在,并不在物理学家创造出的那些晦涩理论范畴里,而是以另一种匪夷所思的形式存在,能让我们看到并触摸。在各国的神话传说中,某一部分正是对应于黑洞的。”
正是因为那次独特的斩首行动,教官才下决心收手,离开了赖以成名的关塔那摩海底铁狱,成为组织的一名虔诚追随者,因为他从奇异事件中获得了“顿悟”的机会,真正地反思人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林轩经过仔细的回忆捉摸,由看到那灯光一直回忆到跌入黑洞。
于是,他隐约相信,一切幻象都是镜子带来的,而真正的智者一定能通过这镜子,进入真正的灵魂世界。
他抬头向顶上看,自从冰雪消融后,他都来不及抬头看,被研究线索、追寻方向累得心力交瘁。
头顶上又是一副巨大的岩画,其中一半内容竟然被压在了镜面之下。
那岩画的内容是一名身材健硕的大汉高举着一支长矛刺杀野牛,岩画与镜面的交界点是在通往镜子的转折处,所以那画中的内容也被反映到了镜中,变成了长矛刺向镜子中央。
“那只巨大的野牛到底代表什么呢?”林轩不解。
仔细观察之后,他发现那岩画并非被镜子遮盖,而是绘画者本来的意图就是如此,借助镜面的反射来达到将长矛刺向镜子的画面效果。
林轩参加过“画中谜”的训练课,其内容全都是解读画面中存在的谜题与答案,考察的是人的空间联想能力、画面解析能力。于是,林轩在最短时间内将那高举的长矛想象为一个拉长的箭头,长矛指向镜面中心,则是代表“箭头指向镜面中心”。
箭头,在任何一种“画中迷”的结构中,普遍用来指解谜的方向。
那么,林轩将这幅最靠近镜面的岩画解读为:“古代人指明了隧道里最大的秘密所在,是镜面的中心,而不是镜面背后。一切奥秘,全在这一面镜子。如果它不能被打碎或是被穿透,则它背后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它在这里,秘密就在这里。进入镜中,就是这隧道、山底空间的最根本意义,也是此次珠穆朗玛峰探险的终极目的。”
与其他探险者不同,他已经不再奢求直达地球轴心,而是将注意力转向镜面。
镜面幽深之极,无法探测分析其材料构成。
林轩看着镜中的自己,忽然微笑起来,那镜中人也自然地、即时地像他一样微笑。
“你在那里,又看到了什么?”他问镜中的那个“他”。
如果镜子是可以即时发声的,那么,镜中的“他”一定也可以同步发出声音向林轩提问:“你在那里,又看到了什么?”
在普通意义上说,镜子是无法发声的,它只能给予人类“影子”,而不能给予“声音反馈”。
就在这一刻,林轩耳中传来了声音,那声音跟自己刚才说的话一模一样:“你在那里,又看到了什么?”
林轩一惊,因为那声音正是从镜面里发出来的。
换句话说,是镜中的“他”向镜子前的“他”询问,意思就是——他活着,镜中的“他”也活着;他开口,镜中的“他”也开口;他研究镜中的“他”的同时,镜中的“他”也在研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