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话是当着朝臣的面儿说的,不过并不是大朝会,而是御书房。
王守仁反而因为皇帝的咬牙切齿之言欣慰,陛下胸襟宽广,一代明君之相!
我呸,别以为你夸朕几句,朕就能放过你了,妄想!
其他人心里那叫一个羡慕嫉妒,这个王守仁,真是走了狗屎运了,这才让皇帝如此看重。
大明朝的水师突然进入了紧急状态,很多熟悉水性的平民渔子亦被征召。
看来皇帝陛下是要干一票大的了。
其实大明的水师算得上是现在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水师了,不过朱厚照被系统给唬住了,所以心中有些忐忑,所以才会拖延了许多时日,自觉做到了万无一失,这才开始了在海上作威作福的日子。
一百多人消灭了四千人的战绩传到了朝堂上时,(明朝水师的真实战绩)再三地确认了消息准确之后,这下子,大家的信心一下子就回来了。
之前被皇帝陛下的那副折子给唬的半死,现在么,发现自己的水师似乎并不差,甚至比什么洋夷的还要强大数倍,大家伙儿的一颗心总算是回到了胸膛中。
大明水师的这一战,虽然不至于海寇尽灭,不过也让海寇们可以消停上好一阵子了。
至于他们是否会卷土重来,这就不是咱们要关注的事儿了。
正德十一年,朱厚照下旨嘉奖了兵部诸人,论功行赏,人人有份儿。
#论跟了一个好boss的重要性!#
兵部的小官小吏们笑的嘴都合不拢了,都说王大人为人好,跟着他不吃亏,果然不差,自己这么一个兵部的小吏,现如今也能在陛下的嘉奖圣旨上,可见王大人的为人了。
至于他夸赞的王大人,才是人生赢家,可惜,兵部竟然无一人对王守仁不满,反而觉得皇帝的器重是应该的,王大人的能力,人品,操守,在朝中那都是一等一的,重用王大人,这是陛下圣明的明证!
至于其他部门的酸言酸语,兵部众人却只当这是夸赞了。
也算是事实,朱厚照你这把地捧着王守仁打压杨廷和,真的没问题吗?
你就不怕王守仁就是下一个杨廷和吗?
系统在心中默默地吐槽道。
可怜的杨廷和,很多的事情其实都是他做的,都是他和皇帝陛下悄悄儿地在御书房商议出来的,可是功劳呢?
不是皇帝的,就是王守仁的,皇帝你这般欺负人真的好咩?
不过瞅着杨廷和也没什么不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不管是杨廷和还是皇帝陛下,都笑的神神秘秘的,弄不大清楚啊。
至于被捧上了天的王守仁,时常一副惭忸之态,让众人大呼,
“王大人,您真是太谦虚了,过谦即诈,您可别玩儿脱了才好啊!”
大明水师的剿匪行动在继续,不过蒙古人似乎又不大安分了,一直怒刷存在感的蒙古小王子再一次地出现了。
小王子出动六万骑兵骚扰宣府,攻破城堡二十、杀掠人口三千七百四十九人、畜产三千四百余头。明军都指挥朱春、指挥王唐等人战死。
皇帝陛下静极思动,他真的想上战场啊!
不过不管是前世的应州大捷还是宸濠之乱,朱厚照都被人给黑出了【哔—】,不过他想要上战场的心却是不死。
作为一个弓马骑射长大的男子汉,不上战场的话多么地遗憾啊。
一身本事无处发挥,也恼不得清廷皇帝爱围猎(这一行划掉)。
不过作为皇帝陛下,想要亲征,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要是出点意外,想想“土木之变”吧,皇帝陛下!
这大明江山要托付给太子吗?他稚嫩的小肩膀能担负的起天下万千人的福祉吗?
皇帝陛下,万不可任性妄为!杨廷和说的直白难听。这也就是帝师才能说出这种斥责自家孩子一般的言语来,而且还不怕被皇帝给穿了小鞋。
至于其他人,就是一直都是皇帝陛下一直捧着的王守仁都持反对意见。
也是心塞,不过是想去上个战场,怎么就那么难呢?
皇帝苦口婆心,朝臣死谏、死谏、死谏,以死相挟!
朱厚照气的真想杀人,可惜的是,这次朝堂上难得一见的群臣对立皇帝的局面竟然出现了。
到了最后,皇帝陛下气的拂袖而去!
回去之后,找了自家亲亲心肝,宁安公主去寻求安慰了。小公举显然不明白战场有什么好玩的。
只要听到父亲要离开京城,去什么鬼地方好几个月,自己要和父亲分开,她就一直扯着皇帝的袖子,眼泪汪汪地盯着他,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让皇帝仰天长叹!
朕这是遇上了所谓的掣肘?(皇帝陛下不忍心说猪队友,这是他的种!)
至于太子殿下,倒是双眼发亮,男儿建功立业神马的,从小儿听着明成祖故事长大的太子殿下心向往之。
既然皇父无法离开京城,儿子代您前去鼓励将士,监军也行啊!
一个两个的,这是要气死朕吗?
一个七八岁的小豆丁,你是上的了马还是拉的开弓?
最后,成功歪楼。
只要皇帝不去战场,一切都好说,朝臣们将宁安公主给夸成了一朵花儿。
至于太子殿下,自然是心存大志,大善。
什么鬼?
皇帝陛下被这群人的颠倒黑白给气笑了,不过他也算是明白了一件事,自己这辈子只怕是和战功无缘了。
倒也算了,强求不来就算了吧。
王勋为主帅,去和鞑靼小王子去较量一二,皇帝陛下这次总算是能展示一下自己的军事才能了!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
“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驻守阳和、平虏、威武。”
“以上部队务必于十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
……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离开驻地,火速支援王勋。”
“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即日出发,尾随鞑靼军,不得擅自作战。”
“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即刻出兵,驻守阳和,不得出战。”
——以上摘自《明朝那些事儿》
双方激战,数十万人兵戈相向,死伤无数,大明将士浴血奋战,最后险胜!
退走的鞑靼小子因为蒙古可汗亡而忙于内乱,无暇南下,大明朝总算是安全了。
口胡,怎么可能呢?
正德十二年,佛郎机驻满刺加总督派安特拉德与特使托梅·皮雷斯等人率船队驶抵广州,“放铳声如雷”,震惊全广州。因外国朝贡入明港口均无鸣炮行为,且佛郎机又不属大明规定的朝贡国家,地方官员拒绝佛郎机人登岸。
一直以来,两国保持的良好关系,一朝破灭!
朱厚照气的差点儿就砸了书房,佛郎机人显然并没有因为明水师在海上大力打击海盗就将大明放在眼里。
“盘留不去,劫夺行旅,掠食小儿,广人苦之”尽管有夸大之嫌,可是还是说明了佛郎机人的凶残自大之处,简直分分钟不能忍。
正好儿,倭寇现在蛰伏,不敢轻出,掉转枪头,架好虎尊炮,对着佛郎机人,开炮!
广东提刑按察司、海道副使汪鋐,调动广东沿海卫所部队数万人,费时半年,将佛郎机人从屯门给赶了出去!
自此,两国一直就处于这种小打小闹不断的漩涡之中,
后来的稍州之战、西草湾之战皆是如此,而且佛郎机人竟然还和倭寇搭上了关系,实行游击战,骚扰劫掠过往船只行商。
大明水师只能组成巡游队,护卫队,专门负责歼灭护卫之责。
也不是没有人上疏让皇帝行海禁之策,不过现在朝野已然尝到了海贸的甜头,一个个吃的肚胀脸圆的,谁会将这么大一块儿肥肉吐出来?
还没等皇帝说什么呢,朝臣们就能将这些人给喷成渣渣。
果然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啊!朱厚照感叹道。
当然,皇帝陛下自己也是私库满溢,至于国库,如今可不缺钱。
朱厚照自觉地自己治理有道,百姓富足,宁王按理来说应该会安分守己了吧?
不过朱朱宸濠还是不安分地纠结了一批暴民,造反了。
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成兵,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革正德年号。
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集众号称十万,并发檄各地,指斥朝廷。
七月初,又以其部将守南昌,自率舟师蔽江东下,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欲取南京。
这次,可没有王守仁在江南为朱厚照平叛了,不过还有一位,吉安太守伍文定站了出来,及时平定叛乱,朱宸濠与其世子、郡王,及李士实、刘养正、王纶等皆被擒。
最后,朱厚照让人在通州处死了宁王,除宁王之藩。
世人都传,皇帝陛下这次发狠,竟然将宁王挫骨扬灰,这种不靠谱的传言竟然越传越广,最后成为了众人不能说的秘密。
朱厚照看在自己收获了一个兵部尚书的份上,也就不和这些人计较了。
平乱出头的伍文定成为了新任的兵部尚书,至于王守仁,内阁大学士,成为了首辅。
彻底地压了杨廷和一头。
朱厚照,你个小心眼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