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诸葛亮初出祁山,就马到成功,旗开得胜,一连收克了三郡,又将曹魏的驸马夏侯楙赶跑到少数民族的羌胡城里去了。
曹叡收到兵败的消息后,他就连忙召集大臣来商量退敌之计。
王朗保荐曹真挂帅,领兵去退入侵的蜀国兵马。
曹叡同意了王朗的推荐,又命王朗当军师随军出征。
王朗非常高兴,他想在年老即将告休之际,争取立一次大功,获得一次赏银,好留给子孙一笔财产。
王朗原来是个文职官员,他这次随军出征,就是想凭着他的口才说服诸葛亮退兵,从而他就立功。
王朗来到了前线,两军对阵了。王朗叫传令兵到前面喊话说:“魏军军师、司徒王朗请主将说话!”
诸葛亮没有想到王朗这个老头还会到前线来,并且要跟他斗嘴皮。因此诸葛亮是没有准备的。不过,诸葛亮还是硬着头皮出阵前去,诸葛亮怕魏兵突然冲过来杀他,他就叫身边的大将左右跟他出阵去。姜维是接班人,本来是应该跟随出来的。但是姜维刚刚投降过来,怕被魏兵认出来,被臭骂,于是他就躲在阵里,不敢跟随诸葛亮到阵前去。诸葛亮就叫关兴、张苞两个年轻的小将跟随出来保护他。马谡师参谋,也跟着出来了。
诸葛亮先教传令兵出去喊话说:“喂——对方听着,你们不得放冷箭。汉丞相诸葛亮有话要说。”
王朗骑着高大的战马,跑到阵前来。诸葛亮却坐着小车,让人推到阵前来。两人所处的高度的差别是多么悬殊的呀。
王朗心想。人们常专说诸葛亮如何如何的了不起,原来却是个不会骑马的人。蜀汉刘备人才荒了,才请这样的人来做军师做宰相。这样的人,我只要讲几句话,他就羞惭退兵的了。于是王朗就开口说:“我老者久闻先生大名,今天才有幸见一面。”
诸葛亮说:“大名不敢当。司徒王先生有话就讲吧。”
王朗说:“诸葛先生既然懂的天命,为何还出无义之兵的呢?”
诸葛亮说:“我是奉令来讨贼的!怎么讲我师出无名之兵?”
王朗说:“天数常变。宝鼎易主,交由有德的人来掌管。这是必然的道理。自然规律。汉王朝自从恒帝、献帝以来,国不像国,天下争雄,人人争霸。先是黄巾暴乱。随之天下又是各个诸侯割据争雄称王。社会江山社稷犹如累卵之危,生灵涂炭。我魏太祖武皇帝(即是曹操)奋勇起来扫平了*,席卷八荒,万姓倾心,万方仰德。并不是依靠势力夺得来的,乃是天命所归定的。世祖文皇帝(即是曹丕),以神文圣武的本领,继承大业,上应天意。下合民心,依照尧禅让位给舜的做法,而统治着整个中国。这难道不是天意的吗?现在先生你自比胜过管仲、乐毅。为何不仿照古人的圣贤归顺明主的呢?却是想强求逆天理而行之。难道你不知道古人说过的:‘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吗?今天我大魏国起兵来了百万,良将千员。而你不过是腐草里的萤火虫,怎么能和中天皓月相比的呢?我劝你先生赶快倒戈卸甲,乖乖的来投降吧!你这样做了,没有失去当侯的机会。真个社会都得到国安民乐。岂不是很美好的嘛!”
蜀军阵里的官兵听了王朗的话都发出感叹的声音,都认为那样做了。就是有利于民的。
诸葛亮已是答不出话来,他只好沉默着。
马谡马上觉得现在军中出现了议论纷纷,如果丞相再不回击的话,军心救难稳得住了。再者,现在姜维不敢露面,正好给他马谡表现一番的了。于是马谡就下马跑到诸葛亮的身旁来。
诸葛亮见到马谡来到了身边,就跟马谡说:“幼常,我考问你,王朗那老贼这样讲话,是什么意思的呢?”诸葛亮没有承认他没有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