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2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昂就率帐中谋士及诸将合四十五万众,兵临建业,与吴侯孙权交战。

    战事持续了将近一年,吸取上次伐吴教训的曹昂这次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竟然没让孙权有丝毫喘息之机。等到建安十六年末的时候,江东终于支撑不住,吴侯开城投降,归顺许都。

    而次年年初曹昂就转战益州,准备扫平益州,一统中原:所有时机都已成熟,差的只是一个天大的功勋罢了。

    可是曹昂那时候万万没有想到,正是那次已经计划好的兵临益州,让他跟蔡威的关系又一次下降。

    他们兵到益州的时候,迎来的不是昏庸无能的刘璋的献城投降,而是刘备部绝对有力的提防反抗。曹昂看着恢复成沉默不言状态的蔡威,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他又说对了。这种情形,像他三年前预言的一样。刘备果然已经控制了益州,刘璋怕是命不久矣了。

    先行一步的,可称先锋。先行两步,可称先驱。可是蔡威这样战略眼光太过毒辣,几乎可称是先行三步之人。这样的人,让人畏惧,让人不安……

    可偏偏蔡威似乎早已明白他这种不安一样,他在曹昂身边轻声提示:先行三步,或许可以称作……先烈。

    曹昂手一抖,差点就失了仪态。先烈?这是什么意思?自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千古不变的帝王之术。曹昂记得蔡威对他的恩情,不想做个忘恩负义之辈,但是,若蔡威有一天,当真威胁到他,曹昂想,自己也不会手软。

    可是益州之战,近在眼前,往后的事,还是留给以后在想。当前最重要的自然还是对付刘备。

    比想象中的要难许多,单单攻克一个巴东郡就够曹昂等人折腾半年还多。倒不是说巴东守军多悍勇,而是益州之地,地势崎岖,易守难攻。道路狭窄,多深山老林,一个不小心便会走迷路,光后勤和行军就比平常慢了许多,战事进攻自然也快不到哪去。

    等到建安十七年的六月过去以后,眼看战事还没进展,曹昂开始有了回师的打算。蔡威这时才出言提醒他:先等等看,孝直应该不会让咱们等太久了。

    果不其然,在这话说过的半个月后,法正和张松在一天深夜来到了曹军营中。张松带来的,是一张益州境内所有山脉河流的详细地图,连行军路线哪里最合适都有明确标注。而法正,则捧回了益州十四郡一百四十六县的布防图,以及九郡八十七县官吏的投诚书。

    “十七年事于益州,终不负君之所托。”

    这是法正在把东西交给蔡威曹昂后说的第一句话,这话说完,法正就眼睛一闭“咚”的一声,栽倒在桌案上。

    蔡威脸色瞬间变的惨白,他把人搀起以后,声嘶力竭地冲着门口的亲卫:“去叫大夫!快点!”

    在那之后,曹昂印象就有些模糊了,只记得有进进出出的郎中以及一个个摇头叹息的表情。

    益州的战事在有了那些东西以后,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帆风顺。刘备于成都城破之日自戕,帐下关羽被俘自尽,张飞、黄忠战死。而诸葛孔明则突围而出,去向不详。

    到建安十八年初,益州已经彻底平定。而回程之后的庆功宴上,这几年跟随曹昂建功立业的将士都列席在侧,受了不错的封赏。却独独蔡威缺席,没有受任何赏赐。

    曹昂派去请蔡威的人被他一次次的打发回来,再去请,依旧不见来人。等仔细一问才知道……拜庆功宴的那日,正好是法正病危的时候。蔡威和孙蘅就在法正的新府上,送走了法正最后一程。

    听说那天宴后,庞统去了蔡威家里,蔡威拉着他,两人对坐着喝了近十坛的酒。酒浓人醉时,蔡威“啪”的一下摔了酒坛,低下头,肩膀微颤,缓声道:“士元兄……我累了”

    “啊?什么?”庞统喝得有些高,听到这话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或者是……难以置信。

    “十二岁离家,二十二年……功成名就。我当年的目的达到了,想歇歇了。”

    “可是……”庞统欲言又止,当年的目的达到。可是你心里当真甘心吗?

    功名利禄,半生奋斗,如今终于在手,就这么轻飘飘一句“我累了”,就当真要就此丢下?便是你自己当真这样,曹子修那里也未必会信呢。

    “烟云过眼,风流自知。旁人如何,与我何干?于曹氏,蔡某问心无愧。”

    庞统默然:于权势一途,追求时,野心勃勃,全力以赴。放手时,又豪迈洒脱,举重若轻。仲俨这算不算名士风流?

    建安十八年秋,群臣上书,向刘协谏曹操受九锡事。

    建安十八年十一月,刘协下诏禅位。次年三月,曹操于邺城铜雀台受封九锡,登基为帝。逾月,禅位长子曹昂。称太上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