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兰开斯特看上去是个严谨而严肃的人,不过艺术工作者即便表面是海水,心中也是藏着火焰的。比如他见乔淑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还有没那些建筑的资料?”显然思维还停留在学术模式,对乔淑雅身份的第一反应不是帝国公主或劳伦斯的未婚妻,而是一大批学术专著的提供者和圆明园的幕后老板。
乔淑雅倒不在意,表示没有问题,只是建议吃完晚饭再详细交流。
维克多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礼,总算切换到会客模式,亲切又不过分殷勤地欢迎了两人的光临。不过等晚餐结束,众人刚来到客厅,他便迫不及待地催促起乔淑雅,让她介绍一下圆明园那些石建筑的来历。
乔淑雅还真有准备,毕竟这次不仅是来串门,更是要请人帮忙的。她从空间钮里拿出一个全息投影仪,里边存储了西方现代之前所有著名建筑的三维影像,可以随意缩放,转换视角,观察内部装潢,剖面结构等等。
西方的建筑史与其文明演化过程息息相关,不像中国古代一般是纵向发展。西方局势复杂,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风格可能完全不同。这不仅有地域的影响,政治的影响,更有宗教的影响。要一下子解释清楚这些因果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先沿着时间轴简单地概述一番,这势必要从最初的最初,也就是史前文明讲起。
“人类最开始不会建造房屋,只能住在自然形成的山洞里,后来开始在地上挖洞。在山林较多的地区,人类受到森林中树木的启发。将树枝栽种成一个圆圈,顶端扎在一起,铺上枝叶和毛皮,就形成了简易的‘树枝棚’。”
乔淑雅将树枝棚的全息影像又换成了巨石阵,“因为木材不够经久耐用,后来就换成了石材。这是最早的石建筑,虽然不能用来住人。但这种两个立柱加一个横梁的结构是所有石建筑的雏形。也是人类首次不满足于模仿自然,开始融入自己的创造。”
“蛮酷的样子。”菲利克斯摆弄着影像,查看着石块大小、重量等各项数据。“真是难以置信,只靠人类自身的力量怎么可能做到呢?”
乔淑雅自然不会说那是个世界未解之谜,只得含糊道,“科技进步固然让很多不可能化为可能。也让很多可能化为不可能。”
维克多也从思考中回过神来,“确实。同样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可以有很多种。想不到,不代表就不存在。只是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科技越发达。人类反而越懒于动脑筋。”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讽刺我笨啊!菲利克斯怒瞪着维克多。
乔淑雅连忙继续介绍下去,“接下来出现了原始的石屋,跟树枝棚的形状类似。筒形的墙壁顶部逐渐聚拢。直到柱和拱出现,才使石建筑产生的飞跃式的发展。”
她陆续地放上了许多希腊的神庙、柱廊和剧场。着重介绍了三种经典的希腊柱式的规制。作为欧洲所有文化的源头,希腊人的自信、自由、优雅,在建筑上随处都得以体现。最难得的是,他们的技艺并不粗糙。在缺少足够理论支持的情况下,仅凭经验积累和观察总结,就能做到“纠视差”这种精细的效果,不得不令人震撼,帕提侬神庙就是典型代表。
“它的每根柱子都不是简单的直上直下,而是中间稍微鼓出来一点。这样在蓝天的背景下,柱子不会因为明暗的反差显得过细。正面两侧的柱子都稍稍向内倾斜,神庙中间的地基比两边的略高,这样就给在正面观察的人超过神庙实际尺寸的高大感觉。”
劳伦斯开玩笑道,“说不定是有个未来人穿越过去,帮他们完成了设计呢。”
这话搁在上辈子,乔淑雅是肯定不会信的,现在嘛,说不定还真有可能。
维克多则专注于建筑本身,“之前见到有些建筑明显出现了拱的结构,却好像没有被广泛地应用。”
“是这样。”乔淑雅点点头,“可能那不符合他们的审美吧。所以直到罗马人到来,继承和发扬了这些建筑风格,才让拱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们还发明了‘筒拱’和‘十字拱’。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角斗场、凯旋门和万神庙。”
“这也不比流云城堡的穹顶差多少啦。”劳伦斯赞叹道,“而且已经有点联盟的味道了。”
“或者说联盟还保留了一点希腊罗马的味道。”看到这些建筑的演变历程,维克多无法不怀疑它们是联盟文化的前身。
“不过后来,基督教兴盛,教徒认为天国的大门即将打开,便不再关心尘世的事情,建筑也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等等,基督教是什么?”维克多有些摸不到头脑。
没等乔淑雅想好怎么解释,劳伦斯就抢先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可被科普好多遍了,“就是一种信仰,认为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唯一的神创造了宇宙,是世界的主宰,忠诚的信徒死后可以回归神的国度获得永生。”
这说法相当简单粗暴,听上去有些不靠谱。所以维克多还是不免有些费解,竟然会有人相信?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信仰会对建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就听乔淑雅道,“因为传教士需要聚众传教,拥有宽敞空间的厅堂流行起来。开始只是两侧的立柱加横梁,后来渐渐演变成厅堂式教堂。教堂就是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场所。后来还有圆形的集中式教堂,用来供奉和瞻仰圣物,以及十字式教堂。拜占庭时期更是喜欢在教堂的方厅上加装穹顶,马赛克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流行,后来演变成玻璃花窗。”
她这回展示的是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不过维克多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这个设计……有问题吧。”
“维克多不愧是专业人士!”乔淑雅没节操地赞美道,“当时科学不发达,建筑设计都凭建筑师的感觉和经验,没有解决好拱形结构产生的外推力的问题。所以屡塌屡改,屡改屡塌,成了建筑史上的典型反例。当然,内部装潢还是很华丽的。”
之后的建筑几乎全都是教堂。因为天堂没有开启。人们冷静下来。觉得尘世还是不容忽视的,敬奉上帝的建筑就更不能马虎。于是教堂和修道院飞速发展起来,罗马风和它演变而来的哥特风盛行。比如巴黎圣母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