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老头是祁县的师爷,一路上随着难民往北逃,自讨在难民里识文断字,也曾是县尊老爷的座上客,身份算是金贵的了,经常倚老卖老,卖卖老脸,对大伙的决定指手画脚。偏偏捕快出身的刘称金就买他的帐,很多时候对他言听计从,这更助涨了郭师爷倚老卖老的气焰。
难民们毕竟是临时聚集在一起的松散组织,官府什么的早就没了权威,在这里基本上谁拳头硬谁就说了算,若不是刘称金护着,郭师爷算个屁。所以很多人都不服他,听他说的危言耸听,便出言讥讽。
郭师爷虽然爱倚老卖老,但是碍于面子绝不会在面上和人动怒发脾气,听到有人在反问,不但没以势压人,反而认真的辩解起来。
“你这娃娃,不要说一不说二,张李鼠辈如今已经是穷途末路,朝廷剿了他们那是迟早,逆首高迎祥如何了,是不是在崇祯九年押上京师去给剐了?还有那北边的鞑子,那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吗?去年奴酋的长子都被咱大明生擒活捉了,还有姓爱新觉罗的亲王也死了好几个,那一仗咱大明打的不窝囊!”
毕竟都是汉家儿郎,虽然他们都瞧不起郭师爷,但这一番话却也激起了人们的共鸣。但是他们说的话却差点没把郭师爷的胡子气歪了。
“俺说郭师爷,这回俺站在你这一边,虽说你平时废话不少,但今儿说的像个人话,咱大明不怵他建奴鞑子。”
“谁说不是呢,听说这些大功劳都是个马贼立下的……”
说起斩杀岳托,生擒豪格的事来,民间传的沸沸扬扬,各种版本都有,说的最多的就是李将军走马擒豪格,夜袭清营斩岳托,连说书的段子里都是这套路,大伙早就耳熟能详。但是,自古忠臣多磨难,所以后来又传出了奸臣窃功巧陷害的段子,说是种种功劳都被奸臣窃取,最后皇帝老儿听信谗言,将立下不世功勋,本该封王的李将军贬到边远地方做了个小官。
老百姓历来心思单纯,崇拜草根英雄而嫉恨权贵奸臣,这种段子正是迎合了一众百姓的心理,由此才越传越广。郭师爷自诩是能看清楚朝堂局势的人,当然对这种民间段子,不屑一顾。
想想那李将军,不过就是一个马贼出身。马贼是什么样的人他最清楚不过,身为县衙的师爷,亦是见过不少被捕的马贼山匪,他们不但杀人如麻双手染满了良善百姓的鲜血,还大字不识半个都粗鄙的很,这样的人在机缘巧合立下些许功勋,就已经了不得了,评书段子里讲的明显是在给朝中的重臣泼脏水,至于能编出这种段子的,一眼便可以看出是浸淫文字久矣,又熟知朝廷内幕的人,绝不会是普通百姓,否则怎么可能连宫中一些隐秘之事都说的头头是道呢?
这时突然有人一拍脑门子说道:“据说那李将军好像是被贬到咱们山西来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是啊,说书的都这么说,说是个给封了个什么总兵来着……”
郭师爷脑子里也灵光一闪,他的确也听过这么一档子事。
“三卫总兵。”
四个字脱口而出。
“对对对,就是三卫总兵。”
有人立即附和。本来是说准备杀官造反的事,结果让郭师爷一搅合,大伙的注意力都被转移到三卫总兵李将军身上去了。
“哎……俺怎么听说李将军就在天成卫当总兵呢!”
“天成卫?哪个天成卫?”
“就是镇虏卫啊,以前叫天成卫那个!俺妻舅跑商,说是镇虏卫出了个贪财凶恶的三卫总兵,就叫李信!”
立即有人哄他。
“什么贪财凶恶,商人都是贪财忘义的家伙,莫不是你妻舅做了什么坏事,被人家收拾了吧!”
经那人一提醒,连郭师爷都隐约的记了起来,他在祁县时的确听县尊老爷提过几句,李信三卫总兵的辖地正包括镇虏卫。同时他又是一震,与镇虏卫相连的不正是阳和卫么?再加上与阳和卫共治的高山卫,正是三卫。难道,难道……
“李信在阳和卫?”
心里想着,口中却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
不但是郭师爷,就连刘称金都影影绰绰的记起来,传说中的李将军的确被贬到了大同府北边的边镇,说是与万全卫挨着,如今细想起来,不正是镇虏卫么!
“如此说,咱们有救了,李将军是大忠臣,怎么可能坐视咱们百姓饿死不管?”
听到有人对前景一派乐观,刘称金却不以为然,他虽然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