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家里有事没有更新,十分抱歉。这是一早码出来补昨天的,今天还有一章的。
******
慷坛元年十二月初五。
钱伟终于回到了阔别近五个月的沅江城,当他看到那些残破的城墙,钱伟感到十分地感慨,当初的御驾亲征只是在迫不得已之下冒险一试而已。他也没想到此次出征会如此顺利,当然,最后一段“旅程”除外。
为了养伤,钱伟错过了曹居宗宰相为禁军安排的凯旋仪式,据说场面十分热烈。大臣们有些遗憾皇帝未能出席主持,但钱伟倒是不在乎,那场面再大有**阅兵式大吗?他好歹在电视里看过。但张延贞却闹了一些别扭,原因是在钱伟和朝廷大臣的一致决议下,此次战役的最大功臣变成了张延贞。
进入山区的三国联军,大部分投降了,但还有一小部分选择了逃亡,不知道在山区中最后能活下来多少。
卓妙儿的伤势主要是内伤,要说先天高手的疗伤能力还真是强,{ 在钱伟身体复原的时候,卓妙儿的内伤也好了七八层。钱伟为了保险起见多等两天,等她的伤势基本痊愈了,才一起出。
他原本是想和卓妙儿两人单独入城的。不是钱伟不怕死,一点不担心危险的存在,毕竟还是有一些敌军从山区流窜出来了。而是他想和卓妙儿有单独相处的机会。要说卓妙儿的脸皮太薄了,比钱伟更胜一筹!自从获救以后,卓妙儿就恢复了冰冷的表情,一句话也不和他多说,还想方设法躲着自己。钱伟也没逼她,慢慢帮她改过来就好。
只是他的想法是好的,但他的手下绝不会让他如愿,说什么也不让他单独上路。李咏善他们先前已经为皇帝提心吊胆了半个月,眼看就要回城了,如果此时皇上再有个万一他们都找不到地方去哭了。不管钱伟如何说这两天的路程多么安全都没用。
最后,在钱伟进城的时候,身边围着二十个最强的锦衣卫,身后不远处还跟着大堆形形色色的人物。而这样已经是李咏善的底限了。
这么做和跟部队进城有什么区别?钱伟无奈地望向卓妙儿,明显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的卓妙儿难得冲他笑了笑。
回到皇宫后,钱伟还是没能找到与卓妙儿相处的机会,在他穿越以来最忙碌的日子来临了。
先是张延贞顺利收复了滨国所有的失地。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原本三国留在占领地的部队只剩下一万多了,不但分散在各地,而且都是老弱伤残,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何况张延贞所带领还有禁军。为了早日收复失地,不给对方救援的机会,沅江城中除了一万的地方军,其他部队全都冒着严寒出击了。
不过他们没有经历太多的战斗,由于联军对地方的多次劫掠,各地的百姓深受其苦,在张延贞到来时群起响应,使得张延贞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接受城池。
不过在收复所有失地的同时,大量的问题也来了。
先是官员的问题,要知道滨国共有四郡的土地被占领,当地的地方官死的死、逃的逃,还有不少官员投降了。这些空出来的官位都等着朝廷委派。
“你说滨国没有科举这种制度的存在?”钱伟惊讶地想大臣们问道,“就是一种通过多次考试来选拔各地人才的制度,没有类似的吗?”
曹居宗在下面确认道:“老臣真没听说过这种所谓的科举制度。”
其他官员也出言附和,钱伟顿时无语。
他继续问道:“那滨国以前是怎么选拔官员的?你们又是怎么当上官的?”
这次回答的是钱伟之前任命的吏部尚:“启禀皇上,滨国地方官员的任命主要靠两个来源,一是朝廷官员的推荐,二是各地世家的举荐。而中央官员则在地方官中选拔。”
“当然,也有少量的特殊情况,比如老臣就是有先皇亲自任命的。”曹居宗在旁解释道,还一脸得意的表情。
钱伟已经从惊讶转为震惊了:滨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居然这么落后?
钱伟之前看到滨国连六部尚书都已经有了,一直以为滨国的官制已经比较健全了,所以在回来之后的第一次早朝上就提出了举行科举的事,想以自己的能力选拔一些人才。谁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不过,就算有科举的制度,地方上缺失的官员也不是马上能解决的,毕竟一次科举的周期比较长。而滨国朝廷里原有的一些后备官员也在战争中流失光了。
先把科举的事放到一边,钱伟还是决定先解决地方官的事。
“那就按照先前的惯例,抓紧时间挑选一批官员去填补地方上的空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