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国慷坛二年二月三十日。
滨国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人才选拔终于开始了。对此次人才选拔十分重视的钱伟在测试开始不久就赶到了考场。
刚到考场,钱伟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装成监考的官员在考场巡视了一圈。相比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钱伟还是觉得自己的外挂比较稳妥。
巡视一圈下来,查看得到的情况让钱伟喜忧参半。
参加考试的这两百多人,总体素质还是不错的,至少要比上次世家推举的“人才”强上了好几个档次。现在滨国各地的父母官最是缺少,让这批人补充到地方也是不错的选择。只不过钱伟也没有现一个值得培养的优秀人才。
这次的选拔虽然有些仓促,但这些人还是让钱伟感到满意的。他们既然敢毛遂自荐,说明他们对自己还是有些自信的。当然,想来浑水摸鱼的人也不在少数。他就在巡视的时候现有几个人对着试题在呆。这试题可是钱伟特地关照出得容易些的。
$ () 让他感到好笑的是,有个家伙居然还叫嚷着题目不对,要求换个题目!钱伟直接让人把他哄了出去,这家伙显然是之前花钱买了考题的。——钱伟当然早把试题换了一下。虽然考试的成绩对钱伟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但总要在其他人面前装装样子吧。
除了这些来碰运气的人外,钱伟还现了一个冒名顶替的:脑袋上的名字和试卷上的名字对不上。这让钱伟很是惊讶了一把,没想到这里也有“枪手”的存在。
那家伙刚被抓起来的时候,并没有认罪,反而一个劲地喊冤。钱伟也不怕自己冤枉了他,直接让侍卫好好对他“问候”了一番。对方实在挨不过去之下才招供了:他原本也是滨国世家出身的官员,在半年多以前也随大流辞官了。这次他是替自己不学无术的双胞胎弟弟来参加考试的。其实这兄弟俩长得可是很像的,他完全想不通自己是哪里露出了破绽。
钱伟巡视完,出门之后现曹居宗早就等在外面了。这次人才选拔原本是由礼部尚书叶复进主持的,但就在几天前叶复进突然向钱伟请假,说是家里来信,他的外公突然去世了,希望能够回家一次。钱伟也没有多想,就答应叶复进放了他一个月的假。
除了叶复进以外,有足够的威望和资历来主持这次人才选拔的也只剩下了曹居宗一人,钱伟没有其他的选择,因此只能把曹居宗任命为此次的主考官。
好在曹居宗似乎明白了钱伟对他不满的地方,最近已经少管了不少事,让钱伟对他有些改观,不像以前觉得那么厌恶了。
钱伟装模作样地向曹居宗问道:“宰相,以你看来,这批人的水平如何?我可是没读过几天书,逛了一圈什么也看不出来。”
“就老夫看的几个应该还可以。只是时间太短,也不能把他们全部观察过一遍。”曹居宗还不忘替寒门子弟说话,“这批人大部分是寒门出身的,可见百姓之中还是有人才的。虽然不如世家有良好的学习条件,但是只要肯努力,出身再低贱的人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钱伟不知道曹居宗能从试卷中看出什么,能得出不错的结论。但第二次的试题到底是曹居宗出的,的确有言权。
“宰相既然早已知道寒门子弟有不少人才,那之前为什么不举行人才的选拔?”钱伟有些奇怪地问道。
“不是老夫不想进行选拔,而是阻碍太多了。”曹居宗叹了口气说道,“老夫早年是有大规模选用寒门子弟的想法,但是各地世家纷纷阻挠,而世家出身的官员也一起向先皇施压。最终使老夫的打算无果而终。老夫也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才在朝中扶持起了不少寒门出身的官员。但朝中的实权大部分还是把持在世家的手里,要不是先皇的支持,老夫怎么也无法同世家抗衡的。”
虽然寒门和世家的争斗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有必要说到明面上来吗?真不知道曹居宗是怎么想的。钱伟在心里有些奇怪。
他却是没想到,曹居宗见皇上算得上是个贤明的主君,已经有了放权的打算,对寒门和世家的争不再在意了。
科举可是钱伟记忆中留下的唯一一个制度,自然不能浪费。他努力回忆了一下,再根据滨国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更改,向曹居宗说道:“以后还是把人才的选拔正规化,以后三年举行一次。第一年在地方上举行第一次考试,称作乡试,第二年通过乡试的人再参加以郡分别进行的考试,称作会试。到了第三年,通过会试的人才集中到都城进行第三次考试,称作殿试。这一套选拔的方法就称为科举吧。至于进行科举的细节、科举考试的内容、每次科举选拔的官员总数就要靠宰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