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国都支持法国,德国陷于孤立。会议决定承认摩洛哥“独立”。德国虽然失败,但并没有放弃对摩洛哥的野心,争夺摩洛哥的斗争成为战争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1911年4月,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反对殖民统治的人民起义。法国以恢复“秩序”和保护侨民为由,占领非斯。7月1日,德国炮舰驶进摩洛哥阿加的尔港,德法战争迫在眉睫。这时英国决定支持法国,声称在摩洛哥问题上英国不惜与德国一战。在英国的压力下,德国与法国谈判。11月,双方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的保护国,法国把法属刚果的一部分割给德国作为“补偿”。
摩洛哥危机尚未过去,意大利和土耳其之间又发生了战争。意大利早就蓄意侵略土耳其的北非属地的黎波里。1911年9月28日,意大利向土耳其发出最后通牒。土耳其拒绝接受通牒,意土战争随即爆发。2万名意军在的黎波里登陆。意军装备精良,第一次使用了飞机,意大利舰队控制了沿岸港口,英国又不许土耳其援军通过埃及。意大利打败了土耳其军队,但遭到了的黎波里阿拉伯人的顽强抵抗。战争一直延续到1912年巴尔干战争开始才结束,土耳其把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割让给意大利。
与此同时,欧洲列强疯狂扩军备战。到1913年,德国已拥有现役部队76万。英国军队增加到41万。法国军队增加到77万。沙皇俄国拥有兵力130万。庞大的军队为战争做好了准备。1912年,英德两国举行裁军谈判,谈判最后破裂。两大集团各自召开军事会议。德国主张战争越快越好,各国宣传机构也大肆散布沙文主义情绪。御用学者竭力为战争辩护,宣传战争可以解决人口“过剩”问题,挽救工商业危机。
巴尔干半岛成了“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各国与俄国有着密切联系。俄国准备支持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奥匈此时正在向边境集结军队。这时德国出面支持奥匈。1909年 3月21日向俄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立即承认奥匈吞并波、黑两地。俄国在日俄战争失败后力量削弱,不得不暂时让步。奥匈在德国支持下实现了吞并波黑的野心。
奥匈与塞尔维亚的冲突引起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冲突。巴尔干半岛已成为欧洲列强矛盾的焦点和欧洲的火药库。迪南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被推动战争的两大军事集团所利用。奥匈的军国主义者大肆叫嚷,彻底摧毁巴尔干的障碍。事件发生的次日,奥匈总参谋长赫特岑多夫和外交大臣贝希多尔德都认为:“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机到了,要求对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则想立即发动战争,因为如果战争拖至1917年,那时俄法两国完成新的扩军计划,实力对比会起变化。德国预感到俄国的力量将日益增强,而貌似强大的奥匈帝国则日趋衰落,因此希望在实力对比有利的情况下发动战争。
6月28日星期日下午,德皇在基尔海面游艇上获悉弗兰茨?斐迪南遇刺身亡,立即停止浏览活动。7月5日,奥匈驻德大使卓基夷奉命把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的亲笔信呈交威廉二世。信上说:奥皇储遇刺,是俄国和塞尔维亚大斯拉夫主义者直接鼓动的结果;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三国同盟。信中所谓惩罚塞尔维亚,就是发动侵略战争。弗兰茨?约瑟夫恳求威廉二世表态支持他的战争行动。德皇当场表示,“德国全力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 7月5日和6日,威廉二世接连召集高级将领,在波茨坦宫举行会议。总参谋部的军需部长报告皇帝说:军队已做好准备。于是德国做出了发动战争的决策。
奥地利总参谋长于7月5日谒见奥皇,转达了德国的答复。在德奥准备发动战争的同时,俄法两国也在积极备战。7月20日,法国总统彭加勒和总理维维安尼访问俄国,两国相互保证,一旦对德国开战,两国一定履行作为盟国的义务。
英国也已经做好战争准备。英国看到德国的生产能力比自己强大,希望通过战争击败危险的竞争对手。
奥匈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限令48小时答复。奥匈要求塞尔维亚政府公开谴责一切反奥宣传。在通牒中,奥匈蓄意挑衅,使用了侮辱性语言。塞尔维亚为了避免战争,尽量克制忍让,除了不同意奥匈派人干涉塞尔维亚内政之外,其余各项均表示接受。可是,奥匈不顾一切地按照预定计划,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奥匈发出最后通牒后,俄国通知奥地利,俄国不容许奥地利打垮塞尔维亚。7 月26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提议德、英、法、意四国调停奥、塞之间的矛盾。但英国在暗中极力怂恿法俄对德奥作战,并保证给予支持。当德皇威廉二世最终获知英国参战的真正意图之后,劝告奥匈接受英国的调停。可是,此时奥匈已对塞尔维亚宣战两天了,军队已经开进塞尔维亚境内。
奥塞战争迅速爆发,俄法两国站在塞尔维亚方面,立即进行战争总动员。7 月31日,德国向俄国和法国提出最后通牒,遭到断然拒绝。德国于7 月31日向俄国宣战,8月3日对法国宣战。8月2日,德国向比利时送交最后通牒,要求允许德军借道比利时对法军作战。比利时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并向英国求援。8月4日,德国悍然破坏1839年保证比利时永久中立的条约,4 路德军侵入比利时。英国于8月4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无条件尊重比利时中立。德国置之不理。英国便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借口,对德国宣战。
在短短一周时间,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在一片战争叫嚣声中已无力相对,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两大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卷入战争的国家达38个,双方动员总兵力达700万人。战争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而告终。英、法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实力受到削弱;而美、日地位开始上升。与此同时,大战导致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苏联,世界格局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争并没有带来永久的和平。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耿耿于怀,终于在20年后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萨拉热窝期间,梁晓秀搞清楚了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