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人都在赞扬,却没有人发现,他的身上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瑞恩·詹金斯的作品越来越商业化!”
“《第六感》之后,瑞恩就抛弃了艺术思考,《小鬼当家》《终结者2》《西雅图夜未眠》《保镖》等等,无不是完全商业化的作品,就连广受赞誉的《哈利波特》系列,也抛弃了童趣,越来越向成年化靠拢,据说《侏罗纪公园》的电影版已经提上了日程,预算接近7000万美元,很显然,这又是一部商业化大制作。”
“还有,今年出版的《生化危机》,我只想说,那是本什么玩意!”
“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上帝赐予了你如此出众的艺术天赋,不是让你拿来无节制的挥霍,创作那些不知所谓的作品!”
“最后,我想提醒瑞恩·詹金斯一句,回到纯正的艺术道路上来吧,浪费天赋的人必将得到惩罚!”
写这篇专栏的人叫做加里·格拉汉姆,小有名气的评论家,似乎想用自己的观点,来纠正瑞恩所走的路。
艺术?艺术是什么东西?瑞恩当时看了这篇文章后只是不屑的笑了笑,里面看似是谆谆教诲,其实心怀叵测。
瑞恩·詹金斯这个名字,能在好莱坞崛起,引起各大电影公司,甚至某些传媒集团的注目,正是他的作品符合大众的口味,能为自己,为合作方带来巨大的收益。
如果他真的头脑发热,放弃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去搞什么文艺化的作品,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好莱坞边缘化。
他非常清楚,自己以不及弱冠的年龄,能赢得这个圈子的尊重,靠的是什么!
现在正是打基础的阶段,连基石都没有埋下,就做出自掘坟墓的事情,真当他是无知小儿?
其实,上午的时候,他已经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是在波兰拍摄时认识的熟人,全美犹太人协会的一名代表。
对方只简短的说了几句话,瑞恩归结出的大概意思就是,“加里·格拉汉姆一直自称是五月花号移民的后代,是那群自认为纯正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其中的一员,你在《辛德勒名单》中做的事情我们知晓,是我们的自己人。”
瑞恩当时就笑了,他之所以在《辛德勒的名单》的事情上上蹿下跳,不就是为了赢得某些人的支持,形成一个隐形的联盟,为自己,为妮可的将来铺路吗。
第二天,《纽约时报》更加靠前的版面上,又出现了一篇关于瑞恩的文章,标题异常醒目‘全美青少年的楷模——瑞恩·詹金斯!’
“大家都很清楚,瑞恩·詹金斯是一个孤儿,自幼生活在福利院中,却从来没有气馁,从四岁开始就不断的学习,六岁起就为了摆脱困境而努力,正是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本身就是比《攀登》更加励志的故事,就算成名之后,他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年都有数部作品问世,还无一不取得了成功。”
“难道大家不认为,瑞恩本人就是美国梦最真实的写照吗?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只要坚持就会取得成功,瑞恩一直在坚持,即使在最黑暗最困难的时候,也未曾放弃过,他……就是无比现实的美国梦!”
“还有,瑞恩获得高额收入以来,一直没有忘记回馈社会,迄今为止,属于他和妮可·基德曼小姐的基金会,已经捐出了超过三百万美元的巨额资金,还资助了洛杉矶数个福利院,他本人更是将一首单曲的全部收益,捐给了威尔士王妃殿下的慈善基金会。”
“在克拉科夫拍摄《辛德勒的名单》期间,面对穷凶极恶的纳粹余孽和种族主义份子,他从一名准备行凶的成年人手中,救下了一位犹太小演员。”
“即便每年待在学校的时间有限,但瑞恩的所有成绩一直是a……”
文章写的很巧妙,绕过了关于瑞恩作品商业和艺术的讨论,着重放在了他的经历和某些闪光点上,偏偏又都是经得起显微镜考验的事实,就算有人想挑毛病,却也一时无法下手。
何况,写这篇文章的人,本身就拥有着巨大的声誉。
对他的赞誉本来就多于争议,这篇文章出现后,又被不少主流媒体转载,即便依然有《纽约邮报》为首的一些小报,时不时会攻击他,却对主流社会的评价,起不到任何影响。
至于争议,瑞恩并不在乎,适当的议论可以让他始终显示在公众的视野中,聚集大量的人气,对未来向着巅峰攀登利大于弊。
……求推荐……求收藏……不出意外的话,五一会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