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前去大学报到前,齐鸣骑着自行车绕着七中和家属院附近转了好几天
。没什么高楼,也没太多的璀璨霓虹,大多数的房屋又低又矮,国有企业和单位的办公楼也不高,整体灰白色,又丑又土,属于那种转一圈就看的够够的那种土气。
可齐鸣就是这么转了一圈又一圈,恨不得把每条路每块砖记在脑海里面一样。
除了骑个自行车瞎晃悠之外,齐鸣还去了一趟图书馆,挑选了本《艺术风格史》和《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这两本与齐鸣专业十分对口的书籍。
除此之外还有一本当年七月份出版的《怀斯曼生存手册》,这本被后世户外生存狂们奉为经典的书籍,里面讲述了各种野外生存自救的知识,属于居家旅行,远行涉野必备的生存书籍。
其实齐鸣挑选书籍没什么太多的针对性,选择的书基本上都是当年的畅销书,以及后世没看过的一些文学经典。
比如还有方文锦老早就推荐给自己的,99年人社翻译最经典《红与黑》。方文锦是个翻译达人,她推荐的自然没错,又有人社最为出版保障,买了肯定能滋养灵魂。
除此之外齐鸣还去了一趟旧书市场,淘换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书。直到把自己的行李箱塞满了才作罢。
8月30日这天方文锦最先出发,她父亲送她一道前去沪上报到,而与方文锦一路的还有刘旭强和他父亲,四人共乘一趟火车,漫漫路途也算有个伴。
赵泽明本来也想跟着一起,但他那同样烧包的老爹一早便给他订好了飞机票。显然赵老板心疼自己儿子,当然平日里茅台五粮液,鲍参翅肚喂的白白胖胖的赵老板,自己本身也不太愿意在火车上晃十几个小时。
比起另外三个人大包小包跟搬家一样,齐鸣的行李就少得可怜了。
衣服没带太多,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各备了一件,但饶是如此,也快便要把行李箱给撑满了。另外还有一个小箱子,里面装的基本上都是从旧书市场和图书馆淘换来的书了。
临走那天齐大勋和戴燕萍亲自把齐鸣给送到了火车站,戴燕萍属于心思细腻的女人,送上车之前嘱咐了一路,还给齐鸣的电话本里面写了一连串的电话。基本上都是她的那些沪上七大姑八大姨的拐弯亲戚。
甭管多大岁数,终归都是父母眼里长不大的孩子,叮咛嘱咐了一路,真到要上车的时候戴燕萍还是万千不舍得,毕竟这是齐鸣第一次出远门。
“一路上十几个小时,别光吃泡面,餐车里面的饭肯定比不上自家做的,但好歹有肉有菜,贵就贵点,出门在外千万别不舍得花钱。”戴燕萍一边替齐鸣整理了一下领口,不舍得说道。
齐鸣笑着嗯了一声:“你就把心放肚子里,你儿子你还不知道,亏什么也不会亏了自己的嘴。”
“跟同学好好相处,一个宿舍天南海北哪的人都有,凡事留个心眼总归是没错的。”戴燕萍继续叮嘱道。
齐大勋看了一眼手表,对戴燕萍说道:“行了,你别啰嗦了。你儿子从小到大啥时候让你操过心,时间差不多了,该上车了。”
那个时候可没有高铁,绿皮火车还能买送站票。戴燕萍本来想着买两张送站票,但被齐鸣给拒绝了,在车站外面拥抱了一下自己的老妈,又嘱咐老爹平日里不要和肖云海走太近,那五迷三道的酒腻子满嘴跑火车,恨不得把“不靠谱”三个字给刻在脑门上。
其实齐鸣知道,自己说的这番话,父亲齐大勋多半是听不进去的。
毕竟原生家庭的父母,不看到自己孩子成家立业,永远都听不进去儿女的只言片语的建议。
可肖云海终归是埋在齐家门口的定时炸弹,今天不爆早晚爆,齐鸣心里虽然担忧,可也知道,无论自己怎么劝,也是劝不住父亲齐大勋的。
看来齐家未来的那场动荡,还得是等着自己羽翼渐丰后才能去平息。
在车站外面告别了父母,齐鸣便独自一个人拖着两个拉杆箱上了车。正值学生返校的夏季高峰,拥挤的车厢寻了半天,这才一小步一小步的蹭到自己的卧铺。
把行李放好之后,列车也就开动了起来。
绿皮车呜呜呜的驶出城市,近郊原野很快引入眼帘。城市的万家烟火,被风声逐渐甩在了车尾。
车厢很嘈杂,多半都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