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往事】
91、xJ教育万里行(1-7篇)
中国教育报记者顾雪林、刘全聚
(《中国教育报》于1992年11月19日--1992年12月5日先后连载;本文曾获国家民委颁发的“全国民族教育好新闻”通讯类二等奖)
帕米尔的教育
——xJ教育万里行之一
本报记者顾雪林、刘全聚
编者按
应xJ自治区党高官宋汉良同志之邀,本报派记者赴xJ采访,于今年8月20日至9月21日,先后到过阜康、石河子、KS、塔什库尔干、伊犁、ALt、tLF等城市、农牧区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行程约万里。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发表他们在xJ的采访见闻和图片,介绍边疆民族教育的情况。
在xJ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居住着我国塔吉克民族。据统计,我国塔吉克族现有3.3万人左右,其中90%以上聚居在帕米尔。帕米尔高原一年四季环抱在冰峰雪岭之中。塔吉克是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我们从KS乘吉普车西出,沿中巴公路穿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翻过公格尔冰山和慕士塔格冰山,整整走了一天,夜幕降临时,来到塔吉克自治县县城。这里晚上9点太阳才刚刚落山。因为高原反映,我们感到有些胸闷、气喘、头晕。
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模泥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这位塔吉克族40岁的男子,身穿黑色的西服,幽默地称我们是“冰山上的来客”。这一下提醒了我们,难怪一路上看到的塔吉克族妇女都有点面熟,原来她们像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古兰丹姆。模泥告诉我们:“《冰山上的来客》电影中的民族服装就是塔吉克族的,音乐也属塔吉克族风格。在内地,一说塔吉克族,人们都很陌生;要说是来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帕米尔高原,人们就熟悉了。”
第二天,模泥副县长亲自陪同我们到明铁盖和红其拉甫达坂附近的草原小学采访。车上,模泥介绍说,“帕米尔”在塔吉克语中是“大草原”的意思,指高山草原。“塔什库尔干”是维吾尔语“石头城”的意思。据考证,在1400 多年以前,现在的县城中有一座汉朝时建的石头城,当时的维族人称之为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是塔吉克语“山谷里的房子”。红其拉甫达坂和明铁盖达坂是古丝绸之路的两个出入口,据说当年唐僧到西天取经,就是从明铁盖达坂出境的。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塔吉克族小学生上学后要先学习维语和维文,三年级后才开始学习汉语,所以语言学习负担很重。
“为什么小学生上学后不直接学习汉语呢?”我们不解地问。
模泥说:“关键是没有汉语师资。目前,全县只有一所可以教汉语的小学,其余15所小学因为师资缺乏,连从三年级开始教汉语都无法保证。”接着,模泥又谈到了教育经费的困难,一切生活和教学用品都要从山下运上来,加上东西涨价,教育经费人不敷出。全县年财政收入只有23万元,连寄宿学校煤火费的缺口都补不上。
车窗外,偶尔闪过破旧的土墙和土房,模泥说,这就是乡级小学。
我们来到距县城55公里的达不达尔乡中心小学,老师们正在做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学校坐落在土山脚下,四周是土围墙,一排1988年盖的砖石结构平房教室格外引人注目,院内有两个篮球架,两排破旧的土房教室已改做仓库。纳德尔夏在这里当校长已有10年,他自豪地称自己的学校是全县条件最好的乡级小学。因为其他的乡级小学现在仍然是土房子。
我们的汽车离开中巴公路沿着恰拉其谷河向明铁盖达坂前进,车子颠簸得使人头不时碰击着车顶,沿途河滩上长满一丛丛绿油油的骆驼草,金黄色的旱獭悄悄地站在草丛后向我们观望。汽车开近时,旱獭又一溜烟地钻进洞中。
来到海拔4300多米的达不达尔乡培依克大队柯尔克孜族的草原小学。这所小学没有自己的校舍,每当开学时便临时借用兽医站——三间破旧土房当教室,45个学生在里面上一到六年级的复式班。在草原小学附近的山坡上,我们见到柯尔克孜族教师土库勒。今年55 岁的土库勒已在草原小学当了31年教师,1989年曾被评为xJ自治区优秀教师。当得知我们是从bJ来时,他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了一下翻译。翻译买买提·土孙再次证实后,土库勒激动了,眼眶里闪动着泪花,他弯腰为我们每人拿了一大块馕,并加上厚厚的黄油,双手颤抖地捧给我们。他喃喃地说:谢谢!谢谢!
谈到草原小学的情况,土库勒抓住我们的手说:“请你们反映一下,我们这的校舍太破旧了,要花点钱修一下才好,盖几间好一点的教室。我教了一辈子的书,就这么一个愿望!”
返回的路上,我们耳边始终回响着土库勒的声音:“别宣传我,请反映一下我的愿望,行吗?”
(1992年11月19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
——————————————————————————————
艾则木·肉孜的心愿
——xJ教育万里行之二
本报记者顾雪林、刘全聚
xJKS地区集资办学先进县——SF县,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帕米尔高原东北麓,全县34万人口中,维吾尔族占99.3%。
SF县教育局党高官司明星向我们介绍了该县集资办学情况。他说,几年来,全县掀起了一股集资办学的热潮。在县长阿不都·克日木赛、县高官姚宜健的带动下,全县维吾尔族农民踊跃为教育捐款,到去年为止全县共自筹危房改造资金457万元,连同自治区下拨的370万元,共计827万元,共改造了危房4.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原定2.2万平方米的任务。农民们欣喜地说:“解放40年来,第一次看到我们的农村学校盖起了这么多新砖房。”
司明星兴奋地介绍说,塔什米力克乡KS贝西村58岁的维吾尔族农民艾则木·肉孜先后给教育捐款两万余元,为本村盖起了一所小学。
我们提出见见这位维吾尔族农民,司明星马上为我们联系了车辆,并亲自陪同前往。
KS贝西村坐落在茫茫戈壁荒滩的一片小绿洲上,全村基本上都是土房子。我们来到了用艾则木·肉孜捐款盖起的小学校门口。一进校门,三排崭新的红砖教室映入眼帘,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教室是全村最漂亮的房子。
一会儿,艾则木·肉孜老人来了。这是一位典型的维吾尔族老人,他头戴白色的维族帽,身穿一件半旧的黑色长袍,白色衬衣的领口已经破得开了线,露出了紫铜色的胸膛,老人光着双脚。我们快步上前同老人握手,老人右手抚胸还礼。我们同艾则木·肉孜老人一起来到了他的家。老人家的院子不大,院内只有一棵老杏树,四周是光秃秃的土院墙和三间土屋子。屋内几乎没有什么陈设,显得空空荡荡;炕上铺着旧地毯,墙上挂着十几幅奖状。最新的一幅奖状就是老人1990年荣获自治区教委等颁发的“热情捐资、造福后代”奖。
从摆设看,艾则木·肉孜老人的家并不富裕,他为什么不先花钱建设一下自己的家,而是拿出两万元钱来资助学校?我们不禁发问。
老人微笑着回答:“我原来很穷,富也只是这几年。我穷的时候连冬天烧的稻草也没有。当时,村里的党员们支援了我一些稻草,这件事我永远忘不了。如今,党的政策好了,我靠劳动致富了,听党员们说教育经费困难,所以我要捐钱支援教育。”
“村里有人说我傻,问我为什么不盖清真寺。我说,盖起小学校,让娃娃们识字,培养有文化的下一代,这怎么是傻?”
“您这两万多元是怎么挣的?”
“在戈壁滩种树、养羊、养牛呗。过去不行,现在政策允许了。”
“挣这两万多元您付出了何等的辛劳和代价?”
“10年时间!我在戈壁滩上整整种了10年树,种活了50多万棵。”
老人说着说着,竟落下了眼泪。我们的维文翻译也哽咽着翻译着老人的话:“戈壁滩上种树,很苦啊。50万棵树,一棵一棵种,太累了。开始时,没有什么东西吃,水也很少。有时,累得我放声痛哭。种树太苦了,我实在舍不得卖……”
采访结束时,我们提出给老人一家留个影。老人连忙从床头的一个旧箱子里翻出一件七成新的白衬衣和一双旧皮鞋。
望着照相机前穿戴整齐的艾则木·肉孜老人那饱经风霜、皱纹密布的笑脸,我们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模糊的视线里,我们仿佛看见老人那颗金子般的心。
(1992年11月21日第2版)
————————————————————————————————
公开的“内参”
——xJ教育万里行之三
本报记者顾雪林、刘全聚
按照常规,下面这篇报道应当刊发《教育内参》。但一想到有1320多名师生在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房中上课,我们决定,将这篇“内参”公开发表。以期尽快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
——题记
当我们来到位于天山北麓、玛纳斯河畔的新兴城市石河子采访时,石河子总场教育中心主任、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牛丛人在谈话中偶然提到当地四中、六中还有大量的危房,其中四中的危房达90%之多。
我们吃惊地问:“这么严重的危房情况,为什么不马上想办法解决?”
牛主任愁眉不展地说:“没钱啊!国拨教育经费有限,而且超支严重。仅改造四中一所学校,就需要100多万元。”
我们决定改变原来的采访参观计划,先到石河子总场第四中学察看危房。
在四中校长室,我们见了该校校长张和修。张校长的校长室本身就是一间危房,校长座椅的上方,天花板的墙皮已严重脱落,露出了芦苇,一面山墙和房顶的接缝处有一道长长的裂缝。
在高三教师办公室,我们看到,这间1955年盖的土坯房的土房顶上,墙皮已大部分脱落。
该校高三(文)一班的教室的东山墙墙体向外严重倾斜,上面的裂缝一通到底。
“这样危险的房子还让学生们上课?”我们问。
张校长两手一摊:“没办法,我校90%的房子都是这个样子,呼吁了多少年,解决不了。我这个校长天天提心吊胆,一下大雨,我们只好马上停课。”张校长说完便沉默不语了。我们知道,这一切不能怪他。为了解决危房,张校长几乎是年年跑、月月跑、天天跑。他曾打了几次辞职报告,上面不批。他形容自己是“坐在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口上”。
我们还看到一间教师宿舍,山墙墙体向外倾斜,天花板三边都有大裂缝,其中一面裂缝已经见天,房顶开始下沉,随时会蹋下来。两位年轻的女教师在这间危房中已经住了两年多。她们说:“这700多天不知怎么熬过来的。天天提心吊胆,梦都做不踏实。”
她们问:“你们反映这里的危房问题,真的能解决吗?”
我们默然。
离开四中,走出500多米远,我们看见有一座即将落成的、装饰豪华的、漂亮的二层建筑物,上书“泉水地工人俱乐部”。
这是哪个单位盖的?”我们下车询问一位工地负责人。
回答是:“靠大家集资盖的。我们四分场有1万多人,每人捐资100元,集资100多万元,从去年开始盖的。”
“四中的老师们每人也捐了100元吗?”我们惊奇地问。
“那当然,每人都要捐,教师也不例外。”那人高声地说。100 万元,正好可以用来改造石河子第四中学的校舍。然而……问题出在哪呢?
(1992年11月26日第2版)
————————————————————————————————
锡伯人的花园小学
——xJ教育万里行之四
本报记者顾雪林、刘全聚
cbcExb自治县,是我国锡伯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察布查尔”是锡伯语“粮仓”的意思。锡伯族人口不多,一百多年以前从东北西迁xJ,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