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分离的问题是远虑,吕布还有近忧,在这个时代,每一级的行政官僚里面,只有三四个是朝廷任命的,其他官吏多是地方长官自己任命的僚属,算作是吏,这些吏以地方长官为唯一听命的对象,以长官利益为行为导向,根本不把朝廷和天下民众放在眼里,这样的制度比后来的垂直任命制更加有害。
这是从秦朝时期蔓延到南北朝的劣政,地方长官可以自辟僚属,实际上是将地方的部分用人权交给了地方主官。地方主官可以在所管辖的区域内选官,由于是自辟,权力大,很容易使地方主官用自己的亲信组成官府体系,当地方割据时,就成为脱离于zhōng yāng的职能机构。
汉代的削藩、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战乱,都是因为地方权力太大。关键是地方有用人权,所用都是自己的人,zhōng yāng是天高皇帝远的虚制,地方则是现用现管的实利,zhōng yāng权威受到威胁。
从文官管理制度的角度讲,秦汉地方可以自辟僚属,选用之官虽然属于zhōng yāng官制系列,但与地方官有更强的依附关系,出现管理的“双轨制”,政行两端,zhōng yāng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
吕布想通了这个问题后,便下定决心,要强化zhōng yāng的人事权,以有效地遏制地方zhèng fǔ的权力。
吕布上表给天子刘辩,强调了收回地方自辟僚属的权力统一官制的重大意义。
吕布在表文里阐述道:“大汉地域辽阔,区域间的差别较大,给大一统的实现带来挑战,但如果不实现大一统,四方割据,各自为政,就会使整个国家陷入杀伐争夺、混乱黑暗的灾难之中。要想保证大一统的政制稳定,就要有一个稳固的zhōng yāng朝廷,最关键之处便是在用人上,要由zhōng yāng朝廷统筹安排,特别是作为执政根基的地方政权,其人事任免要由zhōng yāng朝廷掌握。
zhōng yāng朝廷的权力必须要能有效制约地方势力。地方官是zhōng yāng权力的代表,是政令下达和民情上达的关键环节,必须脱离地方豪强势力,并对其进行制约。
基层乡里组织往往是在血缘和地缘结合的情况下建立的,人们依靠土地为生,很少迁徙,一般比较稳定,却让地方豪强容易坐大。乡间豪族势力如不加控制,往往猖狂地兼并土地、荫庇人口、收养私从,当社会发生动荡时就会由患而生乱,与朝廷利益发生直接的冲突。
所以一定要谨慎选取临民官,既要考虑到对民众进行善治,还要加大对地方豪族势力的控制,可若是任由各级行政长官自行征辟僚属,那些长官就会以笼络地方豪强去征辟豪强子弟为僚属,从而使得地方长官跟地方豪强勾结在一起,形成尾大不掉的地方割据势力,如现在的袁绍、陶谦、公孙度都是如此。
朝廷权威的树立是社会稳定的保证,朝廷必须要掌握人事权,收回地方自辟僚属的权力,统一官制。”
刘辩自然是看不懂,便跟内阁其他辅臣聚在一起商议,卢植重病奄奄一息不能理事,蔡邕、黄琰等内阁大臣身处zhōng yāng朝廷,自然是希望zhōng yāng朝廷权威能够树立起来,便同意了吕布的意见。
刘辩便签发天子圣旨,在颁发了官吏任职回避制度之后,又诏令收回了地方官员自辟僚属的权力。
吕布让内阁签发施行圣旨细则时,强调不再严格划分官与吏,同时把从事、书佐等地方长官拥有的僚属转化为正式官职。
zhōng yāng朝廷收回地方官员自辟僚属的权力,没有野心的地方官员自然是配合的,那些有野心的地方官员则阳奉yīn违,各有各的对策。
那些野心官员的对策都瞒不住吕布安插在地方的情报特工们犀利双眼,吕布也借这次机会好好观察一下,到底那些官员是心怀野心必须要铲除的,等幽州战事完全结束后,就对他们进行雷霆打击。
让吕布觉得诧异的是东郡太守曹cāo、泰山郡太守刘备,他们接到朝廷命令后二话不说就把所有从事解雇,一副满怀期待的样子等着朝廷任命的从事官。
吕布一时之间感到十分迷惑,这两个鬼东西对大汉是真的忠心还是假的忠心啊,若是他们一直那么忠心,自己还真找不到名正言顺除掉他们的机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